9万亩“改地适机”提高永川机械化率

渝西都市报 2021年08月20日 凌泽英

  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2016年以来,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积极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在“改地适机”上做文章,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1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6500余万元,累计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9万余亩,探索丘陵山区宜机化试点路径,推动土地亩产量、收益率均提高10%以上,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区机械化率高达98%,实现了“农地增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

  “小并大、短变长、坡改缓、弯变直、乱变顺”是永川采取的水平条田化、地块缓坡化、坡地梯台式、地块互联互通的农田并整模式。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宜机化改造重庆入库专家周元贵称,通过宜机化改造,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还提高了农机作业条件。

  近年来,永川以整村、整镇推进,加块宜机化改造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金龙镇洞子口村,整村推进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水稻种植、果树栽培等由合作社牵头管理,有效地减少了荒坡荒地;板桥镇实施整治后,种植的花椒和榨菜让村民鼓起了腰包;仙龙镇全面推进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后,完成改造面积2.8万亩,为未来打造10万亩粮油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以及中科院中科农业、广东中荔集团等加盟共同建设的川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