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力量实现“智慧治气”

——资阳市持续攻坚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见实效
渝西都市报 2021年08月20日 卢凌嘉

初秋雨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雁城空气格外清新,沱江资阳城区段岸绿景美,城市之上天高云淡。漫步沱江畔,一步一景、处处靓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秦建华 摄

  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凌嘉

  天空澄碧洁净,随手一拍皆是美景。如今,资阳市的空气质量长期保持优良,“资阳蓝”一再刷爆朋友圈,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

  2020年,资阳市有5个月的空气质量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名。今年4月资阳市空气质量排名位于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7名,二季度在全国168个城市排名较一季度提升了27名,排名全省第一。

  蓝天常驻,资阳究竟有何秘诀?去年以来,资阳市在科技治污、精准治污上力求新突破,通过“高科技”查找污染源头,点对点、定位执法,实现精准治污常态化,促进全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77个空气微观子站  让污染无处遁形

  “有了这套系统,哪个点位有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就能掌握。”8月18日,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程晓东打开手机上的“蛙鸣大气”APP,展示给记者看实时空气监测数据。“这段时间资阳空气质量很稳定,目前,这个月的空气质量排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第一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0年,资阳市在主城区布设空气微观子站77个,覆盖城市生活区、污染物传输通道、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等场景,实现“全区域、全天候、高密度”监测大气环境质量。

  77个空气微观子站在实现全方位监控资阳大气污染分布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等。程晓东说:“假如某个点位数据超预警值,我们会结合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第一时间开展污染减排、洒水降尘等措施,让治理‘跑赢’污染。”

  “以前,因为缺乏技术手段,工作人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靠的都是经验,防范效率不高,时效性也差,自从采用了网格化精准检测平台收集空气质量数据,执法人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大气污染变化,准确查找污染源位置,工作更方便,更有效率。”程晓东说。

  大气走航监测车  实时监测沿途空气

  今年5月,资阳市投资500余万元购买的一辆监测全市大气质量的大气走航监测车正式发车,成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线的“侦察兵”。

  这是一台装备“黑科技”的环境监测车,不仅能边走边测大气污染,还能精准锁定污染源,为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人员介绍,VOCs走航监测车搭载先进的在线挥发性有机物飞行时间质谱仪、车载式大气采样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可实现对57种VOCs物质进行监测,在一个点位就可以监测到方圆5公里区域内的数据。

  “边走边测,解决了传统固定监测模式的局限,能够全面、快速、精准诊断VOCs和颗粒物污染的整体分布情况,锁定污染源。”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走航结果,分析大气污染现状、污染特征、污染来源等,可以为大气环境管控、环境执法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从5月至今,资阳市共开展VOCs走航监测25天共45次,发现问题点位50个,立案5起,目前正按程序办理。

  在采用移动设备监测固定区域污染源的同时,资阳市也利用固定监测设备加大对移动源排废情况的监管。

  今年,资阳市两套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投入使用,机动车污染防治能力迈上新台阶。

  汽车在通过遥感监测点位的瞬间,监测系统就能读取这辆车的尾气排放数据,电子显示屏同时显示车牌号以及尾气是否合格,同时,数据实时上传至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目前,资阳市已经设置了2套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二期还将设置10套。

  随着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向好,资阳市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治气、精准治气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守护好蓝天底色,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祉。

  (据《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