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系列报道(之三)

永川:乡村的健身为啥这样热?

渝西都市报 2021年11月17日 凌泽英 徐灵

三教镇群众广场舞比赛 (采访对象供图)

桃花岛内篮球赛

  本报记者 凌泽英 徐灵  文/图

  “音乐一旦响,手足动起来,别怕跳不来,勇敢跳起来”;

  “管住嘴,迈开腿,天天走路不后悔”;

  “小乒乓,大篮球,常常锻炼‘无缺口’”;

  ……

  近年来,在永川广阔的乡村,到处都有健身队伍,他们活跃在亲水步道、公园广场、山水田野、农家院坝,或踏歌手舞足蹈,或健走疾步如飞,或健身路径扭来扭去,或球场球台竞技拼杀,或参与镇村舞蹈赛,或角逐农民趣味运动会……

  永川,乡村的健身实在是热。

  永川,乡村的健身为什么这样热?。

  “舞”动村村院院

  位于永川北部的三教镇,牌坊村石塔院子,村民王胜清已经76岁了。她白天喂猪、做饭、干农活,傍晚就呼朋引伴,打开音箱,在自家院坝里跳坝坝舞、交谊舞。虽然身躯不如年轻人柔软,但他们生动的面部表情、乐在其中的精气神,也不乏舞者的神韵。

  三教镇文体中心工作人员王冬梅说:“有时机关干部下村还没离开,坝坝舞就开始跳起来了,这样一来,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人少了,打麻将的也明显少了,邻里间更和谐了。”

  永川南部、长江边的朱沱镇,是永川最大的镇,也是乡村坝坝舞大镇。该镇有25支坝坝舞队伍,每支队伍30人左右。每天早晚,都可以看见这些队员随着音乐起舞。他们跳的,不但有城里人常见的坝坝舞,还有广播体操、曳步舞等。这里的坝坝舞队伍,曾获得永川区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还编排了《汉东古韵》的特色舞蹈,体现古城古韵古风情。

  位于永川中南部的五间镇,新建村西瓜种植户黄仁超70多岁了,儿女早已各自成家立业,闲下来的她便爱上了坝坝舞,邀约人组建了坝坝舞队伍。她还将五间镇镇歌编排成了秧歌舞,带领瓜农们跳出了精气神。该镇的江八艺术团,还将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宣传融入到健身舞中。

  在永川城区东南方的临江镇,兴隆村马道子村民小组向蓉家院坝,每天晚饭后,太阳能路灯下,便有村民聚集,跟着电视屏幕翩翩起舞。这些人从四十多岁到六七十岁,每当跳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

  临江镇坝坝舞的队伍远不止这一支,高滩、普安、桂林、龙洞桥、隆顺等地人口集中的居民点,都兴起了坝坝舞。坝坝舞的骨干随着人员流动不断变化,坝坝舞的内容也不断延伸,队伍的水平在提升。两年前,临江镇广场舞《梦幻羌寨》曾代表永川参加“欢跃四季·舞动巴渝”2019年重庆市第三片区广场舞展演。

  在永川城区东部的大安,石竹场镇、花果村等处,东北部的金龙镇金龙场镇、普莲场镇、金鼎场镇、解放村居民点等地,无论是盛夏时节、还是三九严寒,每天都可见坝坝舞。

  无论是地势稍偏的茶山东麓中山路孙家口,茶山西麓的茶山竹海街道茶竹村、安溪村;还是交通便捷的胜利路街道堂皇坝,青峰镇凌阁堂和牌坊坝、胡豆坪、小拱桥,抑或乡村旅游胜地黄瓜山,坝坝舞都是标配。其中,今年“七·一”,黄瓜山村还举办了坝坝舞大赛,该村圆梦艺术团等5支队伍,跳起欢乐的舞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永川西部的宝峰镇,与四川泸县相邻,该镇伍家坡等居民点操场上,每当夜幕降落,一些农村人,也手舞足蹈起来。

  在永川西南部的吉安镇,西部的永荣镇、红炉镇,北部的板桥镇通明村、柳溪村,每个人口稍微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活跃着坝坝舞。

  这些乡村舞蹈队,在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下,通过文体部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培训、送舞蹈培训课进村组院坝、送文艺下乡、开展全区坝坝舞大赛等,加上镇村等基层单位积极推广,让坝坝舞迅速走红,且从普通坝坝舞、广播体操,到红火曳步舞、交谊舞,品种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

  “走”进山水田园

  永川城西青峰镇凌阁堂村,生产便道纵横交错;青峰河边的亲水步道,吸引城里人和场镇居民来此健走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的农民兴起健走运动。其中,周家院子的老邓等人,坚持天天锻炼、定期晒“走”。

  五间镇机关干部唐立高、喻体容等,每天健走打卡,身体更加健康,吸引了身边很多人参与,每天早中晚,农民公园内、农业园区里、圣水河畔,总有村民健走身影。

  永荣镇机关干部组建了一个健走群,工作之余,登山、沿河沿湖走,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村组干部、村(居)民参与,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陈食街道马银村,每当夜幕初降,马银河边的太阳能路灯就亮出梦幻的色彩。路灯下, “去走走”成为很多村民的每日必修课,还吸引了附近村民参与。

  临江镇普安村,种粮大户、新乡贤黄泽兵,屋后就有健身步道,他承包的稻田就在健身步道旁,除了早晚健走以外,每次田间管理,他都当成了健身,疾步走。他说:“希望活到九十九。”

  永川最北边的金龙镇、板桥镇,九龙河畔、小安溪河旁,柳溪河畔、寨子山脚,时常可见村民健步走,消消食、散散心、健健身。

  健走为什么普及?村民普遍认为,“走”是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也离不开有关方面的推动和基础条件的具备。近年来,永川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开展了职业人群“万步有约”健步走大赛,至今已持续6年,赛事拉动了更多人有组织地参与,带动了身边人——此可谓直接诱因。同时,近些年政府投资,修好了路,乡村公路油化硬化、田野之间有了生产便道或人行便道,人居环境美化了,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起了亲水步道,乡村也建起了公园、广场、健身步道等。政府投资之外,也有民间人士投资建设文体设施的,如三教镇云龙村外出成功人士谭军,私人出资修建了全市首个农民体育公园,园内篮球、乒乓球场地一应俱全,健身步道也在其中,村民时时可去锻炼,学生放假有了好去处。据统计,永川全区现有健身步道126条、登山步道33条,骑行步道5条,亲水步道数十公里。

  “炼”在健身“路径”

  青峰镇牌坊坝村唐家堰塘村民小组何丰贵家门口院坝里,安装有健身路径,周围村民有空就去摇一摇摆一摆、拉一拉吊一吊、扭一扭转一转,让身子更灵敏,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具活力。近年来,全区各村(社区)及广场都安装了健身路径。

  五间镇村村有篮球场,其中双创村、新建村甚至还建有门球场、气排球场,区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曾前往培训,让村里的老年气排球大放异彩。近年来,全区各村都修建了篮球场,有了乒乓台,免费开放,颇受中青年、少年儿童的喜爱。

  临江镇兴隆村村民苏功祥家是本地的农体中心户,每逢周末,院坝里大人小孩聚集,打篮球、打乒乓、玩耍。据了解,永川还建成了310个农体中心户,1块篮板、1张乒乓台,是其标配,虽然简单,却很实用。

  在永川的乡村,还有众多的“趣味”运动。每逢丰收节等秋冬时节,持瓜接力跑、1分钟跳绳、扭扁担、拔河、套鸭等农民趣味运动会便在各镇陆续上演。永川区老体协是这些趣味运动的重要推手之一,早前,他们曾经到一些人口集中、人数较多的村组织过老年趣味运动会。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健身活动,活跃了乡村的文化生活,演绎着永川人高品质生活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