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书记的“另类”相遇

——读《习近平在浙江》有感
渝西都市报 2022年06月17日 张义骞

  张义骞

  人的一生当中,总是有不同遇见的堆叠,或喜或忧。在众多的遇见里,我总是喜欢记住美好的那一类,与《习近平在浙江》所产生的精神碰撞和灵魂遇见就属于此类。

  浙江,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近六年光阴,《习近平在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当地最真实的写照。该书共分上下两套,纵观全书,它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系列采访实录的第七部,也是习近平同志在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时领导工作历程的主要呈现。该书主要通过采访实录,通过对当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省直部门和地市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基层干部、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为我们做了生动翔实的现场呈现,也为我带来了与总书记的另类灵魂碰撞和精神遇见。

  实录的记载,历程的呈现,这在总书记的地方领导实践中具有关键性意义。这不仅在于他作为省委书记全面领导了浙江工作,更在于他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并落实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准备。

  在这段遇见里,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注重经略的战略运筹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有系统观念、辩证方法和创新理念;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办法就在群众中的工作路线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赤子情怀;有忠诚初心使命的信仰伟力、以身许党许国的担当伟力和从严正己正人的示范伟力;还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的统一……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带领省委“一班人”咬定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把既定的战略目标、行动纲领、工作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切实增强了浙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为中国地方基层的领导发展实践树立了良好的标杆。

  坚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领导艺术、严谨的系统思维、强烈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为民情怀……这些遇见,回味无穷,足以让我感悟许久。一时的感悟纵然带来精神上的醍醐灌顶,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和运用这些精神深处的遇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政协高质量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政协人,要切实传承好运用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精神。当前,“学习型、文化型、服务型、创新型、智囊型”政协建设逢其时,适其需,当其用。“五型”政协建设,正是我们锻造政治品格,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修炼为民情怀,推动新一届政协各项工作开新局、走前列、作贡献的有效抓手,也是贯彻落实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一届永川政协如何更好地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上干出新样子,这是我们每一个政协人都必须认真思考作答的“考卷”。时代考卷常新,打铁还需自身硬,答出高分“考卷”,关键在于自身建设,只有自身建设搞好了,才能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新的探索实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人民政协新形象,为永川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贡献智慧、汇聚力量。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也是我在合上《习近平在浙江》后内心情绪最真实的表达。我们有幸与新时代共奋进,是人生大际遇,也是人生大考验。新时代带来的激情、梦想、奋斗和奉献,必将助力我们乘着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下追梦、圆梦!

  (作者系永川区政协学习和联络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