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永川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创建“重庆市青年文明号”小记
渝西都市报 2022年07月02日 凌泽英

图为召开检验质控会。

  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科室,也是一个能打硬仗、敢打胜仗的科室。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们负责的核酸采样检测最多,零差错零感染,有15人获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检测出核酸阳性病例)”称号。这个科室就是永川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目前,该科室正在创建“重庆市青年文明号”。

  用党建带团建,青春飞扬

  永川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提出了“展青年风采、创一流科室”的创建口号,提出“严谨检验,工作做精做细;务实创新,安全准确有效;全新服务,实现患者满意”的创建目标。检验科党支部,主要由检验科、超声科、病理科联合组建。在该院党委领导下,支部以打造“精准报告、让患者满意”为目标,以党建促特色,创新求发展,将党建工作与推动医院和科室发展相结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据介绍,医学检验科现有25名检测人员、3名护士。其中有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1名,其他均为检验专业人员。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35岁以下人员16名,平均年龄约32—33岁,是充满活力充满斗志的医学检测队伍。未来两年,该科室将努力争创“重庆市青年文明号”。

  思想引领走在前。该科室现有6名中共党员,两名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提升年轻人思想境界,科室以党建带团建,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时学习传达有关精神,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分享学习心得,分析工作难题,将主题党日与探讨业务、党委中心工作结合,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实现党建带团建的目标。

  吹响“青年文明号”,抗疫显身手

  吹响“青年文明号”。该科加大对基层卫生院检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基层检验室人员对仪器使用、数据分析、片子阅读等专业技术能力逐步提高。其次,开展关爱老年人、孤儿等志愿者行动,组织小朋友开展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毒、细菌的科普讲座,一同参与义诊活动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科室2020年检测核酸样本10余万管,2021年检测36万管,今年已检测31万管。今年3月中旬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该科室坚守院内检测室的同时,还派出11人去大安检测点参加检测。他们及时查出了阳性感染者,为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为早日解封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科学安排,保持优质高效工作状态。每一组人员最多连续高强度工作6小时,因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等不吃不喝,一旦超过6小时身体就会过度疲倦,视力、精力都可能影响检测质量,所以每隔6小时就换上另一批人,仪器、设备不停运转,检验人员轮流上阵。

  今年4月,大足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该院派出一名优秀检验人员和永川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一同前往支援,圆满完成任务,展示了永川医学检验的力量,显示了永川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这支具有现代医学理念、医疗技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学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

  优质服务赢口碑,检验效率高

  优质服务显身手。据介绍,该院检验科最快出结果仅需2.5小时。由于永川区人民医院可以出具核酸检测报告英文版,他们帮助出国留学、务工人员出具英文版检测报告近400例。

  去年,一位河南人要乘下午3点的公共交通出行,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当天上午9点,他先后到城区的多家医院咨询做核酸采样检测后出结果的时间,均没法快速出结果。后来听说永川区人民医院检测出单最快,11点半,他才来到永川区人民医院。检测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忙采样,在下午1点时将检测结果上传网络,助他顺利出行。该院医学检验科的快速高效很快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有人在重庆江北机场乘坐飞机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时,建议他就近做采样检测,但其不放心,竟开车回永川人民医院做采样检测,又开车返回重庆。“当他到达机场时,报告已发送到他手机上。”永川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党支书、检验科主任王科称,甚至有的人因查询网络出故障,急需核酸检测报告时,该科室的同志也会将对方检测报告拍照传过去,让所有前来检测的人员很放心,对该科室人员的优质服务感激不已。

  奉献青春无悔。据了解,该科室有10名外地人。比如王科就是2019年特招的博士,来自四川省眉山县,到永川区人民医院工作已连续3年没回过老家。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多人没能回家团年,唐朝敏、陶路甚至推迟了婚期。他们表示,病毒不退,他们不退。只有齐心协力战胜疫情,才能有清净无疫的安宁永川、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