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广场:演绎“众乐乐”盛景

渝西都市报 2025年06月24日

  文曲广场露天电影放映现场人头攒动。

  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6月22日晚,永川区胜利路街道文曲广场放映露天电影,上千观众聚集于此,演绎了“独影乐,不如众影乐”的盛景。

  6月22日,文曲广场放映的是《金刚川》。当天下午5时,胜利路社区志愿者将200张凳子摆放在广场中央,另在外围摆放展板近30张。

  “各个社区轮流为大家服务。”胜利路社区党委书记廖培羽说,这样的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城市协管员夜班组长陈洪兵说,当晚有5名协管员在现场值班,禁止三轮车、四轮车开进文曲广场,引导摩托车停靠合适位置,提醒小孩别爬上广场石柱等,确保观影安全。

  1959年出生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几乎30年没看过露天电影了。“露天电影给我们带来了新福利。看电影还不用自己带板凳,真的很幸福!”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蔡兴元是大安街道隆济人。他说,小时候只要听说放电影,自带凳子跑得飞快,有时中途下雨,电影停止,大家跑不赢时还可能被淋成落汤鸡,坝坝瞬间散空。“那时只要放电影,再大的院坝都可以装满人,印象深刻的影片主要有《铁道游击队》《刘三姐》《少林寺》等。”蔡兴元说。

  “这种坝坝电影,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看电影的感觉。”谢女士和她的朋友回忆起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永红厂那边、防疫站那边放过免费露天电影,后来大礼堂放电影就要收5分钱一张的票了,那时没钱看电影,就等到电影快演完、大门打开的时候,跑去看电影“尾巴”……

  90后小滕,幼年时曾在渝西广场看过《加勒比海盗》。其母亲表示,这种观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气氛特别好。

  10岁的小梦洁,从没有看过露天电影。平时她和父亲去影院看电影,当晚她和奶奶一块来到文曲广场,“放映的电影很震撼,我很喜欢。”

  文曲广场的放映员杨远侨告诉记者,现在是数码电影,不用胶卷用磁卡。他和同事有20多人,常年活跃在乡村和社区放映惠民电影,一年放映两百多场。“平时惠民电影放映影响力没有这么大,这次集中放映大片,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观影体验、精彩的文化盛宴。”

渝西都市报新永川 04文曲广场:演绎“众乐乐”盛景 凌泽英2025-06-24 2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