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健康生活

——永川心理咨询师胥丽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小记
渝西都市报 2021年05月18日 肖必胜

  本报记者  肖必胜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心理咨询也显得愈发重要。5月13日上午,记者采访到了永川有名的心理咨询师胥丽,她刚刚结束在永川双石中学举办的“青春期的情绪反面”心理咨询公益讲座。每年她都会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培训数十次,直接受众上千人。她通过与患者心与心的交流,疏解了不少心理抑郁患者的问题,让他们再次拥抱健康的“心”世界,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公益讲座,为人们拨开生活的迷雾

  有一次,胥丽在黄瓜山开展公益讲座“如何经营夫妻关系”,当时前来参加讲座的有200余人。这次讲座成功拯救了一段即将破碎的婚姻。

  一位大姐听完两小时的讲座后,不仅打消了离婚的念头,还开始反思自己近30年来的婚姻。她说,在过去的日子里,她和丈夫总是吵吵闹闹,相互指责,几乎没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本来打算当天上午就去办离婚手续,但听完讲座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不服软的她向丈夫坦诚了过去的一些错误,并勇敢地向丈夫表达了爱意,最后两人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中止了几十年的埋怨、指责甚至恨意,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释放爱意,帮助他人构建全新人生

  2018年3月,一名“问题少年”到了胥丽的工作室。这个孩子13岁,经常在学校打人,还出现过自残现象,被西南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精神分裂。孩子来自贫困家庭,无法支付心理咨询费,胥丽没有因此就放弃对他的挽救,仍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吃住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给予他从未得到过的爱、鼓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正能量。经过一年时间的心理矫正和辅导,孩子的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重度抑郁转为了轻度抑郁,还考上了中等职业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把消息告诉了胥老师,说是老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目前,胥丽仍然时刻关注着这个孩子的动态,防止他再一次陷入困境。

  在胥丽的职业生涯中,无偿帮助过很多无助的青少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曾经有一位大三学生,因为某个严重的刺激完全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接触。孩子的妈妈找到胥丽请求帮助。胥丽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再一次无偿地帮助这个孩子。她一次次上门,耐心地开导,孩子一边治疗一边学习,逐渐走出了阴影,大四时还在胥丽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做起了兼职。现在,她不仅完成了本科的学业,还考取了心理学的研究生。孩子说,要像胥老师一样,不仅疗愈自己,还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胥丽说:“感谢遇到的这些案例,他们都是我的‘有缘人’,我为他们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自我成长。”

  尽其所长,让心理服务惠及更多的人

  选择心理咨询师,就意味着永远在学习的路上,胥丽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在10年时间里,胥丽在永川服务40所中小学学校,每年为几万名学生做心理测评以及危机干预,并且在永川的两家医院开通心理测量,让更多的学生以及患者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情绪与心理状况。目前,她已经搭建好了一个“智能心理云平台”,具备对100万人口进行数据监测、心理测评、训练报告、危机预警、成长档案、问卷系统、预约咨询、设备管理等功能,提供系统的综合心理服务解决方案,能更广泛地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人提供帮助。

  不忘初心,回馈母校。1993年7月,胥丽毕业于永川景圣中学,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从2011年起,在学校紧缺心理咨询师的情况下,她不谈条件,不计报酬,发挥自己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担负起了学校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

  胥丽说,她会一直努力将心理健康服务带进社区、学校、镇街、企事业单位,持续关爱留守儿童、农村妇女、青少年、临终老人,愿将这份爱源源不断地洒向每一个需要的群体,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