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维贵(右二)定期到刘某洋家回访,了解刘某洋工作和其子女就学等情况。
本报记者 钟 梅 文/图
在永川区吉安镇,有这么一个人,她从一出生就患有肢体残疾,但她身残志不残。自2016年担任吉安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后,她便以一颗感恩之心把党的政策惠及辖区每一位残疾人,让他们感觉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她,就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孔维贵。5年来,孔维贵坚持尽己所能帮助身边残疾人,让他们更好地生活。前不久,她还荣获了“十三五”永川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当好残疾人的贴心人
吉安镇有残疾人735名。过去,吉安镇的残疾人有什么事要么找镇政府要么到区残联。自孔维贵担任吉安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后,他们有什么事就直接找孔维贵。
前些年,寒泸村的刘某洋外出打工时不慎伤了腿。致残后,刘某洋一下子变得消沉起来,靠领低保度日,还时不时打老婆。刘某洋的老婆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孔维贵了解到刘某洋的情况后,多次找到刘某洋和其老婆交心谈心。在了解到村里有个公益性岗位空缺后,孔维贵便找到镇上和村里,希望能让刘某洋试试这个岗位。走上公益性岗位的刘某洋变得有精气神了。不久,老婆也带着孩子回了家。刘某洋说,小孔是个热心人,不仅帮我把老婆找回来了,还让我儿子享受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吃上了爱心午餐,她是我们残疾人的贴心人。
“和残疾人打交道,需要的是一份细心和耐心。”着装朴素、脸上笑容质朴而纯粹的孔维贵告诉记者,她是一名肢体残疾人。自大专毕业后,从事过很多工作,可是每次时间都不长,90%以上都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对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更能感同身受。在与他们沟通交流时更容易拉近距离,更能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当好残疾人的知心人
孔维贵发现许多残疾人都很“封闭”。为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更多残疾人敞开心扉走出家门,2018年起,孔维贵便与同事一起,每年都组织全镇残疾人开展轮椅接力赛、蔬菜蹲、连连看、运球接力等残疾人趣味运动比赛。
石松村的阳某林,智力残疾,不爱说话也不爱出门。自从孔维贵邀请他参加趣味运动会后,阳某林性格变得开朗了。现在阳某林不仅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邻居有什么活叫上阳某林,他也特别热心。
除了让残疾人通过参与趣味运动会融入大家庭,孔维贵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5年来,孔维贵共帮助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帮助4个残疾人家庭的子女走进大学,为116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42名精神病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药,为14户一户多残的家庭申请了帮扶救助,为254名残疾人办理了重度护理补贴,为32名贫困残疾人申请办理了低保,为169名残疾人办理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为40名残疾人办理了居家托养补贴,发放轮椅、腋杖、盲杖等167副辅助器材,换发第三代智能残疾证663个。
当好残疾人的暖心人
64岁的刘某军在10多年因偏瘫不幸成为三级肢残人。随着年岁的增大,刘某军的生活起居全靠妻子张世秀照顾。因身体原因,刘某军的评残升级一拖再拖。前段时间,听说永川区残联和卫计委将组织评残专家到吉安镇开展残疾人集中评残服务后,孔维贵随即赶往刘某军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刘某军,还拍照收集了评残升级需要的相关材料。
黄沙村的游某杰因父母离异,从小便跟外公外婆生活。因身体原因,游某杰变得内向自闭。了解到游某杰的情况后,孔维贵及时联系镇教办、镇妇联对他进行定期走访和心理辅导。此外,孔维贵还经常到游某杰家中与他谈心聊天。渐渐地,游某杰变得乐观了。今年初,孔维贵了解到游某杰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肢体健康,但30万元的手术费却让游某杰家人望而却步。后来,孔维贵争取到民政、残联等部门支持,游某杰手术费只花了3万多元。
孔维贵表示,在助残扶残这条路上还想让更多的残疾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更多的温情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