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藏区医疗难关 共谱援藏健康诗篇

——记2021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杨德雨
渝西都市报 2022年03月24日 张 玲 周晓东

杨德雨(左)在做手术。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通讯员 周晓东 文/图

  他是医术精湛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神经重症、头痛、眩晕及神经心理疾病的治疗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是“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首席专家”,深入基层医院推广脑卒中规范化诊疗技术,并引导当地医疗机构成立卒中中心联盟,带领徒弟们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2项,有6项新技术,填补藏东地区技术空白;

  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昌都抗击疫情,带头编写“战疫”书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应知50问(藏汉双语)》,正确引导高原藏族同胞客观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好防控工作。

  日前,2021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名单出炉,作为中共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临时委员会第一援藏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健康昌都建设领导小组“优秀援藏医师”“重庆好医生”的杨德雨榜上有名。

  克服重重困难  把藏区群众健康挂心间

  援藏是一条艰辛路。2019年,作为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的一员,杨德雨在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担任内一科主任、卒中中心医疗主任。刚到藏区,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杨德雨一度心慌、气促、头晕头痛,但踏入医院后,他迅速适应雪域高原缺氧、干燥、寒冷的地理环境,主动投入到工作中,紧锣密鼓地开展起了援藏医疗工作。

  因为当地医疗条件较落后,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较薄弱,特别是针对脑卒中这个发病迅猛、后果严重的疾病,没有清楚的疾病认识。于是,杨德雨带头做起科普讲座,累计走基层开展脑血管病健康知识讲座10余次,培训2000余人,让老百姓掌握了脑卒中的快速识别方法,明白了对此类病人抓紧时间送医院救治的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和对疾病的认识。

  在新冠疫情期间,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昌都抗击疫情。作为副主编编写“战疫”书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应知50问(藏汉双语)》,正确引导高原藏族同胞客观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做好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创作抗疫歌曲《逆行为春归》MV,祈盼抗疫“战士”凯旋。正是因为他时时刻刻把藏区老百姓的健康挂在心上,把点点滴滴的真情融入日常工作中,杨德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着力破解难题  填补藏区多项技术空白

  2020年5月,70岁的藏族同胞因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瘫痪入院,被诊断为脑梗死。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有好转,检查显示,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节段性重度狭窄是此次脑梗死的责任血管,有必要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以解决患者颈动脉狭窄问题,从而预防脑梗死再次发作。但是,医院从未实施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风险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为拯救患者生命,作为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卒中中心医疗主任的杨德雨整理了神经介入相关指南共识,带领手术团队反复学习、演练,并做好充分应急预案。5月14日,杨德雨带领团队对患者成功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实现藏东地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零的突破。

  这只是杨德雨在藏区开展的新技术之一。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杨德雨发现藏族同胞脑梗死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的预后较内地患者要好,相同血管病变的情况下藏族同胞患者的脑梗死面积较内地患者要小。根据以上现象,杨德雨考虑高原缺氧环境对脑血管的侧枝代偿有促进作用,进而导致了梗死面积较小。鉴于以上设想,他带领徒弟申请并获批了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医学援藏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

  据了解,援藏期间,杨德雨和徒弟们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2项,有6项新技术填补了藏东地区空白。如藏东第一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第一例下肢静脉闭塞开通术等,累计填补昌都市人民医院诊治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重症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疾病的空白10余项。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不仅“输血”更帮藏区“造血”

  杨德雨告诉记者:“援藏医生除开展正常诊疗工作外,还要帮助当地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诊疗技术服务水平,从‘输血式’变为‘造血式’的援藏,以达到技术援藏的效果。”

  由于昌都市人民医院从事神经病学专业的医疗人才匮乏,因此,杨德雨以卒中中心建设为抓手,整理了《脑血管病相关指南共识(第一版)》,并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座等形式在科室开展业务培训。

  为了缩短脑卒中患者入院到给予静脉溶栓的时间间隔(DNT时间),杨德雨还制定了《卒中绿色通道手册(第一版)》,并对全院和重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反复培训。加强多学科协作和质量控制,畅通绿色通道,急诊入院患者均在急诊科完成静脉溶栓。2020年,杨德雨累计开展8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DNT时间均小于60分钟,达到国家要求。

  除了着力于医院的卒中中心建设外,他还领头与昌都市10县1区的基层医院签订卒中中心联盟协议,共同开展区域内的卒中救治。建立了昌都市卒中绿色通道微信群,传播卒中知识,解答基层医院相关问题,协同救治卒中患者。举办2020年西藏昌都市卒中救治能力提升培训会,提高区域卒中救治能力。

  如今,杨德雨已圆满完成为期18个月的援藏工作。在谈起以后的工作时,杨德雨表示,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扎实投入本职工作,积极以援藏精神影响科室及身边职工,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