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2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模化种植 产业化发展
——江津区积极推进甘薯产业发展速写

  江津报记者  袁菲  通讯员  苏俊杰

  眼下,正是抢种甘薯的黄金时机。近日,记者在江津区白沙镇芳阴村的甘薯试验示范基地看到,农机手操作着旋耕起垄一体机起垄土地,村民们有的浇水、有的栽苗……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抢抓良好天气为秋季丰收打好基础。

  “江津作为甘薯入渝第一站,种植历史悠久,适宜种植的范围广,种植技术和习惯也较为成熟。”江津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薯类首席专家周大禹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引进新品种等措施稳步推进,甘薯产业成为江津区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产量约50万吨,分别位居全市第五和第三。

  今年,江津区组建了薯类首席专家团队,在白沙镇芳阴村建立起50亩的甘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品种比种试验和示范。据介绍,该基地目前共试种了123个甘薯品种,分别为淀粉型品种48个、食用型品种37个、紫色薯品种20个、叶菜型品种15个以及特殊加工用途品种3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新品种示范,筛选出适宜江津区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江津区主产区品种更新换代打下基础。

  此外,江津区在白沙、龙华、吴滩、蔡家等镇建立了3000亩甘薯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在李市、慈云等镇建立了3000亩林下甘薯种植示范基地,按照各自土壤类型、地形特征分类引进起垄、移栽、收获类甘薯机械,助推甘薯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

  “全程机械化生产包括整地、起垄、移栽、施肥、割藤以及收获,目前整地、起垄、施肥、割藤和收获这些环节采用机械化已经很成熟。今年,我区还首次引进了甘薯移栽机试种。”周大禹告诉记者。

  只闻机械响,不见人奔忙。记者在白沙镇芳阴村甘薯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看到,红薯移栽机正在一条条深垄间来回穿梭,进行移栽作业。在起垄机完成起垄的前提下,甘薯移栽机不需人员驾驶,只需一人在旁辅助摆放薯苗就可完成移栽。“目前来看,移栽机在条件适合的区域可以实现很好的效果,推广后,将实现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周大禹表示。

  “机械化种植能有效解决秧苗受损、扦插排列分布不均、株苗入土深度不足等问题。”江津区诚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本平介绍,“最重要的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后,大约每亩地可节省10个工,促进甘薯种植产业提质增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加快甘薯产业发展进程,江津区全面启动甘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坚持市场主体、坚持农民参与、坚持种加销并重、坚持突出特色”五个原则,着力构建以甘薯产加销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延长甘薯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形成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构建以花椒为主、柑橘和甘薯为辅的“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

  据《江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西来太空舱民宿惊艳亮相 周末到铜梁又添好去处
潼南惊现4000年巨型乌木 长度超30米实属罕见
规模化种植 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