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玲
近年来,永川区深入实施“名师工作室”,从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团队体系、从严考核评价等方面发力,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新动能”,为推动永川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培养
“我们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配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干部师资队伍。”在采访中,永川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公开招聘等多渠道,配齐、配足校长等学校管理人员,新招录教职工和引入永川区外优秀人才共218名。据悉,今年暑期,永川区教委围绕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等开展全员培训,培训教师9000余名,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此外,永川区教育系统已制定《优秀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抓实“选育管用”各环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每年送培10—30名公费师范生、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幼儿园师范生。每年引进研究生、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区外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120至150人。
促教师教育体系迭代升级
近年来,永川区已建立由高校、研训机构和基地学校组成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共建共享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基地资源三大资源库。同时,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构建智能化大数据教师教育平台,建设50门永川区教师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此外,永川还开展了教师教育发展专项课题研究,立项市级以上课题不少于20项。开展不少于240学时的新任教师岗前培训;5年内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按照每年20%的比例,分层分类对农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
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推动教师队伍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永川区教师组团发展、培养骨干人才的长效机制,也是培养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重要平台。为此,永川区依托北师大和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选拔20名学科名师进行为期2年的领航教师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名家名师。与此同时,每年建设区级名师工作室10个、班主任工作室1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培养市级学科名师30人、学科带头人5人、英才计划·名家名师2人。
截至2022年,永川区已建成31个名师工作室(包括1个名校长工作室),参研学员510人。通过10年的发展,先后从工作室走出市级名师1人,市级特级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正高级教师4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人,教书育人楷模1人,学科教学名师11人, 12名学员先后成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
10月13日,永川中学教育集团、子庄小学教育集团、红星幼教集团等永川区中小学、幼儿园18个教育集团挂牌成立,这也开启了永川教育全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步,永川区18个教育集团学校将围绕“全程共建、资源共享、特色共融、文化共生”建设理念,在课堂教学、师资队伍、教育设施、质量测评等方面实现共建与共享。同时,激发各成员校自主办学活力,充分挖掘特色办学优势,深度共建课程体系,实现一校一品,一课一特。
这只是永川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永川区还深入开展“乡村首席教师队伍建设”和“城乡双师计划”,建成幼儿园8个、小学10个、初中6个首席教师工作坊,培养240名乡村青年骨干教师。推动英语、音乐、美术、地理、生物5个薄弱学科“双师教学”,形成优质课例200项。扎实推进“片区教研”和“领雁工程”,建成市级义务教育课程创新基地10个,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5个,学科教研工作坊20个,市级精品课100节,国家级精品课4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