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惠民+”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梅  通讯员  邓资富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近日,“如何提升文化惠民实效”主题协商活动在永川区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举行,委员们围绕“一间房、一笔会、一协商”,为文化惠民工作建言献策,助推文化强区建设。

  目前,23个镇街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工作均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新建新型公共文创空间38个,全力聚焦惠民生丰富公共文化生活,开展常态化文化进基层活动、“我们的节日”品牌文化活动,重视保护工作赓续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源源不断添砖加瓦。

  座谈会上,委员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通报全区文化惠民工作开展情况。

  刘阿本委员建议,要做好阵地建设,加快建设美术馆进度,为文化新生力量提供创作、展示空间,留住新鲜血液,不断增强文化惠民造血功能。

  卢国俊委员说,用好用活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利用永川会展中心开展有品质、亲民的大展、好展;推进镇街“一镇一品”工作,盘活原松溉职校,探索康养、文商旅融合新业态。

  吴雷委员建议,继续开发打造综合性公共场所,在望贤公园开设书画展览、茶座等,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永川辨识度。

  刘扬华委员表示,将书香建设静态、动态惠民活动主动进校园、进社区,激活群众积极性,让城市书香更好落实落地。

  “全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有创新、有辨识度,群众参与面广,影响深远。”区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陈显达建议,继续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镇街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对特殊群体要有所倾斜;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通行政区域之间的壁垒,给群众更多样活动空间;培育创新业态,扩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购买范围,充分利用市民广场、商业综合体等设施开展公共服务,赋能文化传承;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职责权限;促进文化与其他资源融合,打造更多文化精品,为促进永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区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助力相关职能部门扎实推进文化强区的各项部署落实落细,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参与“写春联”“唱村晚”等文化活动,让文化惠民的成色更足,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思想苑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董事交接大会举行
民革重庆市永川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三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文化惠民+”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萝卜快跑再添新站点 自动驾驶服务全面升级
重庆永川: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