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卫生健康
三大举措守护百姓健康福祉
  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阅读绘本。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近期,永川区卫生健康领域捷报频传,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如春日暖阳,温暖着百姓的心,为区域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永川两会献上了一份厚重的民生贺礼。

  医育融合 托育服务暖民心

  在国家生育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永川区积极探索,大力推进 “医育养” 融合托育模式,打造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永川区统筹全区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健全完善全区“2+N+23”医育养融合托育服务体系,储备托位4849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5%以上,“15分钟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为年轻父母“解压松绑”,成功打造“永有善育”幸福城市名片。

  其中,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婴幼儿照护领域的 “排头兵”,入选全国第三批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单位和首批医育结合托育实践基地,其 “医育养” 融合模式受央视宣传报道。

  来自中山路街道的姜女士是一位职场双胞胎妈妈,孩子出生后,她一直为无人照顾孩子而发愁。了解到 “医育养” 融合托育服务后,她将孩子送进了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托育中心让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姜女士感激地说。调查显示,超九成家长对托育服务满意。

  资源下沉 专家上门便民众

  永川区聚焦医疗服务提升,推动优质资源 “下沉”,打通群众就医 “最后一公里”。

  深化 “苏渝”同质化建设,平移江苏省中医院46名专家;与“名院”及成渝地区共建多个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助力“大病不出区”,名医到身边,增强群众就医体验。

  “县聘乡用” 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永川区137名区级医院专家骨干扎根基层,带来新技术新项目149项,助力建成16个特色科室,培养169名基层人才。在专家帮扶下,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家门口看专家号,就医更有信心。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速提质。新增3家社区医院、2 家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 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通过市级验收,5家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信息化建设也让基层医疗如虎添翼,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等实现,基层群众就医更便捷高效。

  医检互认 省钱省时惠民生

  永川区积极推行医检互认工作,解决群众看病慢、看病贵、流程繁琐等问题,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夯实信息基础,建设影像、检验、心电三大区域中心,29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全市“医检互认”。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在川渝两地纳入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80项,检验结果互认项目81项,对川渝两地224个地区的检查检验结果实行线下互认。

  来自三教镇的刘女士脑梗死康复阶段从重医附属永川医院转回三教镇卫生院继续治疗,由于医检互认政策,他之前在重医附属永川医院CT等相关检查结果被三教镇卫生院互认,无需重复检查,直接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刘女士感慨道:“这政策太实用了,省了钱还省心。”截至目前,我区已实现医检互认6231人次,为群众节省检查费370余万元。

  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的建立,避免了重复检查,减少了患者在不同医院间奔波的情况,让群众在降费用、优流程、升体验等方面更加可感可及。这一举措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患者就医更顺畅,满意度显著提升。

  永川区卫生健康领域的三大亮点工作,全方位守护百姓健康福祉,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医药工作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惠民暖心的服务,为百姓美好生活筑牢健康根基,为永川培育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永川区卫健委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03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04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05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06版:献礼永川两会
   第08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09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10版:聚焦永川两会
   第11版:献礼永川两会
   第12版:献礼永川两会
三大举措守护百姓健康福祉
务实建言 为民履职 为永川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