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花灯 甜汤圆

渝西都市报 2022年02月19日 施崇伟

  ◎施崇伟(渝北)

  一元复始万象新,大地回春的第一次月圆。元宵节,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节日,唤起我对亲人的思念。

  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把元宵之夜描绘得如梦如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热闹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彩灯高悬,户户焚香燃烛;“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人们沉浸在狂欢之夜中。

  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村庄里的“打铁水”。天一擦黑,生产队坝子里就生起了打铁炉子。我和一群孩子抢着拉风箱。“哐哐哐”,风箱有节奏地拉起;“呼呼呼”,钢炭炉子里的火吐起火舌。小娃们围蹲火炉旁,看那化铁炉里的铁器慢慢变软,点点融化成铁水。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大人出场了,头戴草帽,蹲着马步,平端木板,整齐地排成一排。生产队长代安全像威严的将军站在前头,身子轻轻一晃,其他人心领神会,端着木板,把滚烫的铁水颠向空中。代队长高高跳起,击打那在空中被颠成了一团火球的铁水,“哗”地一下,铁水冲上夜空,旋即散开成花,夜空里铁花纷飞,朵朵绽放,顿如仙境一般。围观的人们欢呼、雀跃,村庄沸腾起来……

  元宵节的另一件乐事是吃汤圆。母亲早已备齐材料,和好米面,制好有冰糖颗粒的芝麻芯子。一家人围在锅边,手上摊开糯米粉团,加入黑甜的汤圆芯子,搓成圆圆的一个,丢进锅里,笑声齐鸣。等白白的汤圆浮起,一人两三个,咬开,软糯、香甜,暖人心脾。最有趣的是,母亲要在一锅汤圆里选几个包入硬币,寓意着谁吃到它这年就有好运来。吃汤圆便成了一种仪式,大家既是在用心品味,更希望能吃到硬币获得好运。哪个孩子若是咬到硬硬的钱币,那滋味,才是甜上加甜。

  因为我爷爷生日是在元宵节,我们家的元宵节又多了另一重特别意义。爷爷在世时,元宵节这一天会比大年初一还隆重热闹,亲戚来了,邻里来了,摆上酒席,为他祝寿。看着儿孙满堂,他捻着山羊胡,乐得合不拢嘴。爷爷过世后,这一天会勾起我的怀念。想起爷爷的勤劳,他总是早起,劈柴、喂牛,打扫院坝;想起爷爷的慈爱,他总把姑姑、叔叔为他买的糖果储存在一个有石灰的缸里,成为我们这群孩子甜蜜的宝藏。

  欣逢盛世,元宵又至。今年不看打铁水不去走亲戚,守在电视机前吃着汤圆看冬奥会,冰雪世界晶莹夺目,这是今年最美的花灯、最甜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