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习近平在浙江》结集了三十七组采访实录,对习近平在浙江的工作情况做了生动翔实的呈现。这本书是读懂当代中国的一扇窗户,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是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的一部生动教材。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五个鲜明特质,为做好新时代优秀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是丰富的政治智慧。政治智慧是一个领导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并能够运用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的准确,战略上谋划的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是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创造性提出了“八八战略”,展现了习近平丰富的政治智慧特质。比如,针对浙江面临的“先成长先烦恼”问题,习近平把浙江的发展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深刻认识中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宏观背景,准确把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挑战,提出了“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
二是卓越的领导才能。领导才能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一种能力再现,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并能够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为浙江指明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展现了习近平卓越的领导才能特质。比如,从“平安浙江”的“五个更加”“六个确保”、文化浙江的“八项工程”“四个强省”到党的建设“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
三是勤勉的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体现党员干部素质,关乎党员干部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始终鼓励浙江干部群众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他不仅这样要求大家,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习近平同志到浙江不到3个月跑遍全省11个市,15个月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正因为他深入实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才把握住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浙江谋划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浙江实际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战略部署,一直引领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四是真挚的人民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历史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从实施“八八战略”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每一项决策部署无不蕴含着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比如,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习近平谈到,面对新的岗位“一定要做好,绝不能做不好。因为这是对浙江4600万人民的事情”。在部署和推进“八八战略”中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要有“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的态度,抓实抓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使为民办实事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尚、一种传统。
五是强大的人格魅力。崇高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呕心沥血,为浙江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殚精竭虑,赢得了全省干部群众深深的信任与爱戴,真正展现了强大的人格魅力特质。比如,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的近5年里,一直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代表省委常委率先庄严作出六项廉政承诺,讲“当干部,要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做好‘样子’率先垂范”,要把“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工作抓实抓细。
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区委全面实施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双百”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面对的挑战更大、组织的期冀更深。要立足岗位,深入认真学习《习近平在浙江》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特质,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永川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