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2023年,永川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永川国家高新区优势,构建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运行体系。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去年,在高温、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重庆美力宁科技有限公司正常生产半年,产值1亿多元,今年公司秉持“开战即决战,开局便冲刺”的理念,跟踪岩棉工业的发展动态,聚焦科技创新,研究和使用新工艺与新设备,确保所产岩棉制品具有轻质、高强、防水、保温、耐火、隔音等特点,不断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西部大开发,引来创业者
据了解,重庆美力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飞是苏州人,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加上重庆招商引资政策,2006年他到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建厂,当时主要围绕房地产提供建材产品。
2012年,被永川优越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尹飞来到永川区双石镇办厂,主要生产A级(防火)不燃保温材料等。
2019年10月,因生产发展需要,企业入驻永川高新区三教产业园,组建了重庆美力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建材(不含油漆及危险化学品)、隔热材料、通用机械配件等,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建筑节能与新型环保的高科技企业。
2020年3月,公司动工新建厂房,一期占地66亩、二期占地70余亩,现有工人100余名。同年8月,新建厂房投产,尹飞带领公司员工抢抓成渝城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从生产有机保温材料、有机板(聚苯烯),到现在专业生产建筑用、工业用、农业用等系列保温、隔热、隔音、降噪的岩棉制品。企业与新能源产业、新厂洁净车间等做配套,其产品不断更新升级,企业成功转型,产品庆澜岩棉、美力宁岩棉等主销云贵川渝。
因房地产而起,脱离房地产而活
“我们当初是冲着西部大开发房地产市场大有可为而来,但这些年我们公司几乎脱离了房地产。”董事长尹飞告诉记者,因为房地产萎缩,公司只得寻求另外的出路。
“只有淘汰的产品,没有淘汰的行业。”尹飞深谙此理。他考察市场,站在行业最前沿,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信息,带领公司向前发展。
逐步技改。公司技改中,给电机安装了自动变频,这一升级改造降低5%—10%的能耗;作为高新科技企业,还拥有自动分条、数条等专利;技改还围绕新能源配套,追求精细化。还有部分定制产品,要求更高,但相应的价格也更好。
拓展市场。与落户铜梁区的厦门海辰新能源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做配套,也为食品行业的洁净车间、净化车间提供原料,围绕商业做工业,为家具厂、无土水上栽培、大型养猪场等研发产品并投入市场。据了解,目前公司产品有90%已脱离房产行业,夹心棉、活动板房、商品房外墙、保温用材等产品帮助企业成功转型。今年2月、3月的订单,与去年同比有20%的增长。
降本增效,升的都是效益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追求效益,但美力宁公司更注重科技研发和智能化生产线的投入。
节本增效。投入2500万元,新增了一条智能化生产线。1月31日开工,预计年产值翻两番,达3亿元。
尹飞说,智能化生产线减少了人工,解决了用工难题;响应了国家对“碳达峰、碳排放”号召,降的是成本,升的是效益。“我们还将实施一期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更好地提升效益。”利用废料,增加透水砖生产;计划投入3000万元,开发岩棉下一道衍生产品净化板,预计增加1亿元产值。净化板预计今年4月初投产,现已有1万平方米厂房主体构架完工……
电脑“配方”。据悉,一条生产线投资数千万元,二期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械手、机械臂等,从乐山、宜宾采购玄武岩原料,运用电脑数据配料,“配方”更精确。在新生产线,工人主要工作就是巡线、抽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产品质量。如此一来,大大节约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
“我们的产品占据重庆70%市场。”尹飞说,紧跟现代化生产线的节奏,智能化生产线机械手自动摆放、自动抓包码垛节约了人工。以前“抓包”需要8个工人,以每人年薪6万元计,都需要48万元,如今智能化投入前期虽大,但后期效益优势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