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7日 星期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板桥镇高洞子村
党的富民政策好 农家院里话增收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4月的永川大地,处处鸟语花香、风景如画,雨后初晴的农村,广大村民抢抓农时,忙于大春生产。农村群众在想些啥?盼些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富民政策宣传如何?老百姓增收怎样?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

  在高洞子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农田里蓄满了水,村民们正在田里插秧,油菜籽丰收在望,路边的桑葚已红,月季、绣球开得正艳,引来蜜蜂“嘤嘤嗡嗡”地飞舞采蜜。农家院里,柴草堆放整齐,垃圾分类投放,鸡鸭鹅都已圈养,环境干净整洁。

  接近正午,在牛市河村民小组苏家大院,劳作半晌的村民围了过来,趁休息时,记者和他们拉起了家常,谈起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生活。

  苏洪:

  乡村振兴干劲足

  幸福生活节节高

  苏洪是板桥镇凉风垭村的村民,这个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男子,正值壮年,早年在外从事运输业,有些家底。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下,苏洪回到农村,锚定农村产业,干得是越来越起劲,幸福生活节节高升。

  前两年,苏洪来到高洞子村牛市河村民小组,承包宜机化改造出来的土地120亩,发展起了种养业,富起来的他购买了农用车,平时出行则是一辆别克牌越野车。

  苏洪每年养殖生猪200余头,头脑灵活的他又从云南引进五黑鸡,每年循环养殖近1000只。苏洪说,五黑鸡皮骨肉毛和内脏都是黑色的,所以称五黑鸡。他坚持土法养殖,纯喂粮食,鸡蛋和鸡都深受欢迎,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市场销路非常好。眼见畜禽粪便不好处理,他便在该村承包土地,发展生态种养业。

  去年,苏洪种植油菜80余亩,其它30余亩种上了青菜头,在板桥镇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管理得法,今年油菜喜获丰收。他算了一笔账,去年青菜头让他增收5万余元,今年的油菜预计产量在15000公斤左右,以每公斤市场单价8元计算,将实现收入12万元,除去肥料、人工、机防机收成本,纯利大致为6万余元,加上猪和鸡等养殖业带来的收益,预计今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不仅种植本身有钱赚,还有政策补贴拿。苏洪说,大户补贴每亩有150元,项目补贴每亩还有接近150元,油菜种子也是镇里免费提供。项目补贴为推广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青菜头采收后,苏洪种上了30余亩的高粱、大豆。

  苏洪说,党的惠民政策非常好,他打算在宜机化土地改造政策支持下,继续扩大规模,打造采摘和农耕体验园。

  罗达国:

  不等不靠抓生产

  小康生活比蜜甜

  罗达国是高洞子村花朝门村民小组人,这个今年已55岁的中年男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脸上挂满笑容。他承包、流转土地350余亩,今年为解决农田灌溉,不等不靠,投入资金挖了2口山坪塘。谈起现在比蜜还甜的幸福生活,罗达国脸上笑开了花。

  望着种下的高粱、大豆、水稻,罗达国说,党的政策好,没有宜机化土地改造政策,他的梦想就不能实现。

  去年,镇里为弥补干旱带来的损失,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秋红薯、秋洋芋等晚秋作物,罗达国除种植晚秋作物带来的收益外,还拿到了2万余元的晚秋作物种植补贴。通过镇里牵线搭桥,他和茅台酒厂签订了种植高粱的合同,大力发展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去年仅高粱产量就达40余吨,帮助他增收30余万元。去年种植油菜150亩,实现收入近20万元。

  今年,为彻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罗达国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投入资金近万元,开挖山坪塘2口,蓄水能力达到3万立方米。精明的罗达国还利用边角地和土坎、田坎,种植柑橘、桃李等水果达10余亩,他说不仅能增收,还能美化环境。罗达国添置了旋耕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除满足自己耕种需要外,还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罗达国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帮助当地村民在他的种植园里就近打工挣钱,去年仅工资就发放15万元,今年已发放工人工资5万元。

  罗达国说,现在政策好,各项补贴一样都不少,镇里农服中心的技术人员经常到他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帮助他开展病虫害防治,牵线搭桥抓销售。罗达国对发展充满信心,今年他的目标是收入再翻一番,达到80万元。

  曾中华:

  当好政策宣讲员

  助农走好致富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政策支持,好的政策更要有人宣讲。曾中华就是这样的政策宣讲员,他为人正直、干事热心,深受村民赞赏。

  曾中华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兼任高洞子村高谊分党支部书记,他还是镇党代表、人大代表,也是牛市河村民小组组长,不仅有较好的政策理论水平,还热心村民的大小事务。

  一张小板凳不离手,党的富民政策进农家。去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曾中华就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自己搞懂弄通后,他便通过院坝会的方式,为村民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讲解党的政策深入浅出,好懂易记,村民都夸他是一把政策宣传的好手。不仅如此,他还组织小组20余名党员,成立“小板凳”政策宣讲队,包片包户包院子开展政策宣讲。他说,党的富民政策好,但不能把它捂在柜子里或束之高阁,让村民成为瞎子、聋子,两眼一摸黑地盲目乱干,那样会害了大家。

  在做好富民政策宣讲的同时,曾中华还义务挑起了村民矛盾纠纷化解的担子,哪里有家长里短,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因为他处事公道,村民们都非常信任他。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心齐了、气顺了,都一门心思抓发展、促增收,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特别报道
   第12版:公益
永川城区新增一处滨河活力空间
党的富民政策好 农家院里话增收
永川区一百九十六名新任专职网格员集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