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渝中区各管委会、街道、社区等工作人员、垃圾分类指导员,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 争做不“塑”之客
一次性用品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给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近日,解放碑CBD管委会针对辖区小型餐馆、便利店、超市等九小门店开展限塑宣传,引导商家市民争做不“塑”之客。
在八一路好吃街的一家特产店,商家在醒目位置张贴着“少用一个塑料袋,对环保多一份贡献”的宣传标识。环保袋分为三种,分别是生物降解塑料袋小袋、大袋与无纺布购物袋。无纺布购物袋布料偏厚,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手感类似一次性塑胶手套,相比普通塑料袋更具韧性。在大型连锁超市中,可降解塑料袋也早已替代了普通塑料袋,许多前来采购的市民还自带了购物袋。“我都习惯了!”陈女士说,自己基本都是带帆布购物袋买菜,如果实在是忘带了,就买个可降解的袋子。
宣传中,解放碑CBD管委会重点对辖区50余家小型餐馆、便利店、食品零售店等开展了全面检查,并组织相关社区、物业企业等召开会议,要求各方切实履行好职责,督促企业和商家在醒目位置张贴垃圾分类及限塑宣传标识,主动引导消费者采取提篮、布袋购物等绿色、低碳的购物方式,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等用品,养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
落实“限塑令”并非易事,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决心和力度,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解放碑CBD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运用教育引导和联合执法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持续调动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强化宣传引导 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上清寺街道学田湾社区在学田湾大阳沟市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通过向经营商户和消费者派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宣传讲解生活中如何分辨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可回收物等,鼓励商户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好垃圾分类。
两路口街道王家坡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活动现场,党员志愿者走进居民小区、沿街商户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及其重要性。党员志愿者针对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类别的垃圾向居民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升大家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王家坡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宣传,带动和影响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不断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大坪街道浮图关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走进幼儿园,向小朋友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播撒下绿色环保的种子。活动中,垃圾分类指导员向小朋友们发放宣传资料,仔细讲解垃圾分类的种类。现场还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渝中报记者 袁侨偲 李传芳 姚延洋 廖 松据《渝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