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潼南:蚕桑产业蓄势“化蝶” 织就乡村致富“新丝路”

  潼南报讯(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罗昌泽)风吹桑麻绿,又到一年养蚕季。眼下,正是桑叶旺盛生长的季节,在潼南区小渡镇双屋村,成片的桑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村民们纷纷走进桑田采摘桑叶,有条不紊地把刚采摘的桑叶搬运上车,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养好春蚕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今年第一批蚕茧是否丰产。”重庆万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蚕桑基地负责人周成万告诉记者,今春风调雨顺,桑树枝繁叶茂,因此,春蚕的质量比往年都要好。

  蚕房里,村民翻晒着刚采摘的桑叶,等待水分晾干后将桑叶喂给蚕吃。胖乎乎的春蚕在桑叶上蠕动,吃饱后,不时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据了解,该基地今年第一批春蚕养殖了115张,品种为华康3号,该品种强健、好养,兼具优良丝质和高度抗病性。结茧后,茧层厚实、洁白、蓬松,因此不愁销路。

  周成万告诉记者,他从事桑蚕养殖工作已有4年,目前他们流转了村里约700亩的地种植桑树,带动了不少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养蚕,将新鲜摘来的桑叶喂给蚕吃。虽然比较辛苦,但是离家近,可以照顾一家老小,每天还有一百多元的工资,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村民李让秀说。

  “我们这一批蚕养得特别好,个头匀称,体色清白,无病虫害。后面结成蚕茧后就会销往广西、福建、浙江等地,今年行情好,蚕茧价格高,预计能卖40万元左右。”周成万说。

  据介绍,小渡镇养蚕历史悠久,目前,该镇正紧扣种桑养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发展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广角镜
四面山发现蛾类昆虫新属新种
连日晴 夏种忙
潼南:蚕桑产业蓄势“化蝶” 织就乡村致富“新丝路”
湖光山色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