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潼南区金龙社区
执红色之笔绘就基层党建新画卷
双江镇金龙社区赤心田院。

  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徐  利  实习记者  丁宇鑫

  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位于涪江河畔,依山傍水,猴溪和凫溪相环相抱,不仅拥有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旧居(“四知堂”)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更是坚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好绿色资源,打造共享田园综合体,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从“输血”走向“造血”,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党建飘扬“党旗红”

  “领头羊”跑出“领头样”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作为金龙社区的驻村第一书记曹江波,初来乍到,便发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两委”班子不健全;集体经济薄弱;入组道路狭窄而且坑坑洼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陈旧,功能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社区的发展……工作的实质就是要解决问题,面对系列问题,曹江波并未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做好自己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

  俗话说“村子强不强,关键要看‘领头雁’”,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两委”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党员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驻村第一书记曹江波回忆着刚被派驻到金龙社区工作时说,“这里是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里,其旧居也是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这些都是为党员干部们凝心聚力的直接资源。”

  在与社区“两委”商量后,曹江波决定利用好双江镇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党员干部们的思想统一工作。他们将社区的65名党员全部集中起来,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阵地、学习强国等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党课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不仅统一了思想,也进一步增强了执行力。

  以“一颗棋”带活“一盘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建是关键核心棋子。据了解,金龙社区的65名党员干部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秉持“放不下心”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先后带领社区群众打造特色景观带,修建667平方米生态停车场、26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新设了15个分类垃圾站……稳步推进金龙社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真正做到身为“领头羊”跑出“领头样”。

  如今,在社区“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金龙社区不仅干部风貌焕然一新,还先后获得“市级绿色社区”“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如今,该社区正在党建“一颗棋”的带动下,盘活全局“一盘棋”,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党建焕活“生态绿”

  人居环境展新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走进金龙社区赤心田院,一大片荷塘映入眼帘。路两边各式各样的鲜花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打卡。今年6月,14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之一的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赤心田院建设完成。

  夕阳西下,漫步在赤心田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感瞬间袭来。此时眼前的乡村美景,很难让人将其与改造前的土山坡联系到一起。

  近年来,双江镇金龙社区坚持突出党建引领,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扎实实施“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两委”班子带头对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综合整治。

  弃渣场如何“变废为宝”?生态修复!如今的弃渣场已摇身一变,成为了游客喜爱的滑草场。

  景色单一,缺乏亮点,如何吸引游客?种植特色鲜花!三角梅、荷花、木春菊等5万余株各色花卉种满道路两旁,在精心规划后打造的花卉走廊、“玫瑰之约”主题花园,如今成了游客周末打卡胜地。

  村民参与村容村貌环境提升缺乏激情,怎么办?多元治理,调动积极性!手机智能评分、积分兑换、最美庭院评比等方式,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打好“群众牌”,开启人居环境“美颜”新模式。如今的金龙社区,不仅人居环境美,居民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金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见,闲暇之余,不少群众来到这里休闲娱乐,有的居民坐在一起聊天解闷,有的在图书阅览处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有的则与三五好友聚坐在一起喝茶谈心……

  据介绍,为引导村民从灶台走向舞台,从牌桌走向书桌,社区“两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打造贴心服务群众的“大客厅”。目前,金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配备多功能办事大厅、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乡情馆等,不仅是党员干部与群众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也是金龙社区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

  美不美,看乡村!近年来,金龙社区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氛围,不断提高农村“颜值”,着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党建助力“振兴绿”

  文旅融合出新彩

  四面环山,凫溪环绕,天蓝云白,空气沁甜。在金龙社区粮蔬优共享农场,不少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这里体验农耕的乐趣。

  “我家小朋友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今天带他来这里就是想让他体验下农耕的辛苦,让他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市民李娜说。

  山下是以农耕体验为主的共享农庄与垂钓休闲处,让人沉浸式体验田园乐趣;山上则修建野炊火锅、半山书屋、露营平台,让人回归平静,感受生活。

  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金龙社区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为抓手,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捧住“金饭碗”,种好“金果果”。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金龙社区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盘活撂荒地1400余亩、闲置房屋10余幢,发展花椒产业,种植高粱玉米300余亩,套种南瓜400余亩……努力做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助力乡村振兴。

  七月正是花椒采摘上市的季节,在金龙社区的花椒基地里,“椒”农们正忙着采收、运输、筛选,现场一派忙碌之景。一眼望去,座座山丘披上“花椒绿”,阵阵麻香扑鼻而来,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目前金龙社区的花椒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成冻库4个、烘干房4个,精细化管理800亩花椒,第一年便产出干花椒0.7万公斤,创收25万元,而这只是金龙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据统计,2022年,村集体带动就业100余人,村民务工收入最高的达到2.2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80余万元。

  近年来,金龙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规划为指导,以景观为核心,以美食为特色,以产业为带动,以文化为助推,不仅让居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也走上了一条宽阔的康庄大道,真正地做到党建赋能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据《潼南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思想苑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智慧赋能蚕桑产业
执红色之笔绘就基层党建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