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网格”让群众幸福“满格”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网格员是离群众最近的贴心人。

  在永川区中山路街道,512名网格员每天穿梭于社区网格之间,关爱老人、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宣传政策,让群众在网格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贴心服务。

  近日,中山路街道兴龙湖社区网格员李文龙和卧龙凼社区网格员杨蕊嘉通过线上线下“双网格”方式,悉心照顾网格内生病独居老人、识破骗子伎俩阻止群众上当受骗的事情在网格中广为传颂。

  其实,两名网格员之所以得到群众点赞,得益于中山路街道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实行“双网格”同向发力的结果。

  李文龙是兴龙湖社区第2网格的网格员,其职责范围是协信中心4栋325户业主。

  1月3日,家住协信中心4栋的姜老太笑容满面把书有“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锦旗送到兴龙湖社区,感谢网格员李文龙长期以来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随后,老人又把另一面书有“热心服务,情系业主;无私奉献,细致贴心”锦旗送到协信中心物管,感谢物业管家给予她的暖心照顾。

  原来,姜老太是一位独居老人,其独生女在成都工作,因此70岁姜老太是李文龙重点关注的对象。去年12月20日,李文龙在舞龙锻炼人群中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老人身影。于是,他便敲开老人的家门,得知老人前几天到北海旅游,可能是水土不适引发了胆结石。李文龙随即拨通老人女儿电话。在陪老人做了手术出院后,老人女儿也不得不返回成都。老人手术后身体虚弱,出现了眩晕症状,别说煮饭就连在家中行走都寸步难行。李文龙又在业主群联系上小区物业管家帮老人做饭,把一日三餐端到老人面前。在接连吃了两天药都不见眩晕症状好转后,李文龙又陪老人到诊所接连打了两天点滴,直至老人康复。

  痊愈后的老人为了感谢网格员李文龙和物业管家,分别制作了两面锦旗。

  杨蕊嘉是卧龙凼社区第13网格的网格员,其职责范围是天之韵小区1—6栋、8—10栋以及小区80个门面业主。

  去年12月27日晚7时许,杨蕊嘉发现天之韵小区业主群出现了一则众筹信息:一位8栋“业主”称自己10个月宝宝患重病,并配筹款的文案、配图,希望大家帮忙转发众筹治疗费。信息发出后,微信群便有两位业主按照发链接“业主”的说法,在群里直接发了红包。

  看到信息后,杨蕊嘉联系上该“业主”,希望能加她微信进一步了解她家的情况。没想到这位“业主”拒绝加其微信和透露具体的信息。无奈之下,杨蕊嘉查看“一标三实”APP,发现“业主”身份与登记的不符。于是,她来到“业主”备注的楼栋房号进一步核实,发现真正的业主家里人并没有人生病,更没有在群里发布众筹链接。确定在微信群发起众筹的那人是骗子后,杨蕊嘉立即将这一情况通报给社区民警,并在天之韵业主微信群、朋友圈转发这条众筹信息,提醒其他群众不要上当受骗。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网格员李文龙、杨蕊嘉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是中山路街道众多网格员真正用行动将网格工作走到深处,让群众幸福“满格”的缩影。

  为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2021年以来,中山路街道以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工作为牵引,以建设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目标,以网上网格和实体网格融合融通为抓手的推动'双网格'治理,积极探索“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目前,按照“管理有效、服务便利”原则,深化网上网格与网下网格融合融通,街道划分网下实体网格534个,网上“进圈入群”1282个,已构建形成“街道(指挥中心)—村(社区)—网格(小区)—微网格(楼层、楼栋)”的双网格治理体系,实现“网上网下”网格全覆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看渝西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广角镜
区领导到板桥镇开展人大代表走基层活动
市能源系统2023年度“最美职工”发布会在永举行
“双网格”让群众幸福“满格”
以青春之声让理论宣讲焕发“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