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报讯(记者 郭 晋 文/图) 5月7日,记者从重庆海关了解到,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重庆铁路港综保区)近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该综保区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毗邻重庆铁路口岸,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是重庆第7个综合保税区,将助力重庆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重庆铁路港综保区布局有查验区、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服务区,覆盖范围不仅包含整车口岸、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且与“两站一港”(团结村重庆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特大型编组站和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物流功能带紧密吻合。区域内已建成物流仓储场地超36万平方米、办公研发楼宇约3.5万平方米,配套有整车双检测线、大型集装箱检测设备H986光机等设施,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无缝衔接,实现了与口岸、通道及服务支撑的联动。
“长期以来,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直是园区的保税支撑,但是随着园区临铁经济和全产业链发展,已难以满足需求。例如:无法开展进口大贸整车保税仓储、平行进口汽车符规性整改、保税加工制造、保税展示交易等业务,且因未纳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甚至区内企业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票,成为沙坪坝区内陆开放高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6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综保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能一举解决以上问题。成都、西安、郑州等地的陆港,均通过配套综保区,夯实了基础,提升了能级。
“作为重庆陆港,园区积极加入综保区圈层,本质是通过口岸功能的升级,破解全面开放的掣肘,支撑园区开放型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该负责人说,重庆市已先后获批6个综保区,从规划逻辑来看,重庆铁路港综保区从铁路口岸特色出发,突出业态、模式、规则“三项创新”,通过“国际通道+口岸+综保区”在“0公里”的整合,推动东盟、欧盟与国内产能互补。综保区的获批,补齐了保税物流中心功能上的短板,将进一步放大园区“特长”,从而为全市临铁外向型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综保+”服务,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此次重庆铁路港综保区的获批,也使沙坪坝区成为目前全市唯一同时具有两个综保区的行政区,一个以智能制造见长,另一个以临铁贸易为主,两大开放引擎优势互补、分工明确,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物流大通道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前期筹备,重庆铁港综保区现已规划22个保税服务产业业态,储备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领域的企业55家。综保区的设立,将推动这些力量向‘一带一路’沿线释放,并就地产业化沉淀,以贸易、制造合作的纽带带动地区共建,深化陆海内外联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该负责人说。
“下一步,重庆铁路港综保区将进一步升级现有产业,重点培育整车进出口、临铁高端装备制造、跨境冷链等极具陆港辨识度的全产业链。同时,辅助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采购分拨、展示展销等服贸业态,全方位支撑‘主业’发展。”该负责人表示,相信在综保区的带动下,园区将更紧密嵌入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让“运全球”更顺畅,“买全球”“卖全球”更全面,“造全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新闻多一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要求,重庆铁路港综保区将依托“通道+口岸+平台”的联动优势,重点构建临铁高端装备制造、整车全产业链、一体化冷链产业3大产业基地,打造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五大中心”,全方位形成“6+3+3”共12个保税功能中心。
整车进出口全产业链
建设西部地区最大进出口整车全产业链基地,着力打造整备整改、加工制造、检测维修、研发设计、展示展销、物流分拨整车全产业链六大中心。
临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建设全国重要、西南领先的临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加工制造、研发设计及检测维修、保税融资租赁等三大中心。
跨境冷链产业基地
建设“全球直采、保税加工、智慧仓储”一体化冷链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冻肉产品分拨配送、东盟水果交易集散、医药保税物流仓储冷链产业生态三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