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潘玥希 文/图
8月29日早上9时许,永川吉之汇批发市场的蔬菜区已经陆续有人光顾。“来下货咯,你们今天的菜到了”,记者看到,一辆装载着各类蔬菜的面包车开到了菜商洪顺菊的店铺门口。10来分钟后,一筐筐蔬菜就被转运妥当。
“虽然连续高温,但是我们每天的蔬菜供应还是没有断。”洪顺菊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们都在何埂镇、临江镇、五间镇等镇的种植大户那里收菜,尽管近期炎热天气让部分绿叶菜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但总体能够保证市民日常所需。“我们的蔬菜主要是供应给各菜市场摊贩、酒店餐馆还有单位食堂等,每天进货四五百斤蔬菜,都能卖完。”洪顺菊说。
再往市场里走,是菜商谢朝洪的铺位,他售卖的蔬菜基本都是从区外甚至省外运来。“洋芋每斤一块八、洋葱一块五、二荆条一块四……”不一会儿时间,谢朝洪就成交了好几笔生意。谢朝洪说,每天的进货量都在10吨左右,炎热的天气虽然让菜价有所波动,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影响不是很大。“我一般都是去成都、自贡拉菜,近段时间去云南拉得比较多,等学校开学之后,我们会给学校食堂供菜,进货量还会增加。”
连续高温给蔬菜带来了严峻的“烤”验,但各大市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究其原因,何埂镇的蔬菜种植基地或许能说明一二。
8月30日早上7时,何埂镇狮子村重庆瑞虹阳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大棚里三三两两的菜农已经开始了采摘。在他们脚下的地里,一排排滴灌设备正在持续运行。“这个棚种的是付瓜,旁边那个棚是黄瓜,长势都还不错。”蔬菜基地管理人员邓正其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以来,菜农们每天都是早上6点开始采摘,持续到上午10点。在采摘期间以及下午6点到晚上10点,都会使用滴灌方式,保证蔬菜健康成长。“滴灌的水里我们加入了一些营养肥,一定要避免高温时段施肥,以免烧苗。”邓正其强调。
邓先树是何埂镇长丰蔬菜基地管理人员,基地主要种植藤菜、小白菜等绿叶菜。高温让基地蔬菜生长周期有所增加,“藤菜以前1周左右就能收,现在需要10天左右才能采摘,小白菜的生长周期也延长到了20天左右。”虽然蔬菜生长周期变长,但品质却未受影响,邓先树告诉记者,底肥加喷灌的方式是让蔬菜在高温天气下也能正常生长的诀窍。
那么应对连晴高温天气,究竟如何才能保证蔬菜供应?何埂镇农服中心负责人邓波表示,各蔬菜种植业主要科学劳作,合理调整劳动时间;农服中心要协调好各类农资产品的供应,保证蔬菜能够正常生长。在电力供应、抽水设施设备保障等方面也需持续用力,保证规模化蔬菜种植业主正常生产,农产品持续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