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一位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校长,能够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绩。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曾维刚便把根扎在了棠城大地,从磨心桥小学到上游小学、子庄小学、红旗小学、永和小学,从教师到班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校长。25年,5所学校,曾维刚与教育相知、与教育结缘。教育对于曾维刚而言,不仅仅是热爱,更有着一份责任与担当。
25年来,曾维刚始终坚守在家乡热土上,凭着对教育始终不改的热爱,甘做教育“守望者”,先后获评重庆市学科名师、重庆市骨干教师、永川区名师、永川区骨干教师、永川区优秀教师、永川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做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教育追梦者
曾维刚说:“我喜欢教书,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不论是在哪所学校,担任什么职务,他都主动承担数学学科教学工作。9月8日上午,记者见到曾维刚时,他正在为接手新学年一年级的数学课作准备。
作为一校之长,他负责全面工作,繁杂琐碎,但他一直不忘初心使命,坚守三尺讲台。自参加工作以来,曾维刚始终坚守教育一线,用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对学生的全情付出去践行自己的诺言:“做一名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教育追梦者,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点灯人。”
多年来,他潜心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并担任川南渝西曾维刚名师工作室、永川区小学数学曾维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其撰写的20余篇论文、案例分获国家级、市区级一等奖,主持(研)10余项市区级课题,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加重庆市小学数学赛课获得一等奖。
做勇于实践、乐于研究的教育实践者
一名优秀校长,应该既是管理的一把好手,更应该是教育实践的高手。曾维刚在抓好自己班级教学的同时,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设计教案,参与教研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教师中的“教师”。他带头讲示范课,写反思,组织老师观看示范课例,展开讨论,深刻领会课改精神,不盲目追风、依葫芦画瓢,不仅知其“形”, 更要探其“神”。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师生的精神面貌、教学风格、学习习惯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教学成绩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提升、社会满意度的攀升。
作为永川区国培项目指导专家,同时也是永川区名师工作室和川南渝西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的曾维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示范引领,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成长为骨干教师甚至名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多年来,他所指导的青年教师超百人,遍布永川区各个学校,工作室的成员更是遍及四川、重庆各个区县,成为了各个区县和学校的中坚力量,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
做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学校引领者
从教25年,从普通教师到学校管理者,曾维刚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实干精神、创新动力和研究的态度。在13年的管理工作中,他坚持守正创新的态度,既注重保留传统教育的优势,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老师们研究个案、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改精神。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个个问题。
2023年8月,他调任永和小学担任书记、校长后,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围绕学校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将2024年确定为了“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年”,将工作目标确定为“办老城区品质学校”。
看着永和小学越办越好,曾维刚除了自豪,更多的是自信。曾维刚说,我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把永和小学办成一所老城区的品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