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吕 薇/文 刘 灿/图)1月16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巴蜀同脉·文明同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发布会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发布了四条文明实践带的8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川渝“CP”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深度合作与丰硕成果。
发布会上,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川东北渝东北这四条文明实践带的8个典型案例通过汇报演出的形式逐一揭晓。这些案例涵盖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旅融合发展、跨区域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川渝两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
其中,川南渝西文明实践带的《泸永江行 内荣文明》案例,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开展随手拍活动、制作公益广告等形式,有效培育了文明行为,树立了文明新风。川东北渝北文明实践带的《“合美十皆”共绘乡村幸福梦》案例,则深入挖掘卢作孚先生“十皆”理念新内涵,多角度满足群众需求,多方面提升队伍水平,多维度打造精品项目,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川东北渝东北文明实践带的《百课齐讲、千屏共亮、万人同唱》案例,通过“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宣传联动”,大力开展“百千万”爱国行系列活动:“百课齐讲”传承红色基因、“千屏共亮”传递奋进力量、“万人同唱”汇聚爱国热情,奏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川中渝西文明实践带发布的《文明同行 资足长乐》案例,介绍了大足区和资阳市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从“文化常乐”中共享石刻文化的魅力、“精神常乐”中体现文旅融合的独特、“生活常乐”中展现乡风文明的和美等三方面,高质量推动川渝文明实践“常态长效、惠民于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品牌打造,强化互融互通,突出共建共享,推动文明实践带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惠民有感。”重庆市大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冯叶飞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4年,川渝两地率先以“跨省共建”模式,联合开展“巴蜀同脉·文明同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打造川渝文明实践“一廊四带”,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文明成果送到群众心坎上。八个典型案例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川渝两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也为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