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足45万亩稻田插秧
升斗村“双模式”春耕成示范
  高速插秧机正在农田里作业。

  新渝报讯(记者 李 东 陈柯男 毛 双 特约通讯员 曾 蕊 文/图)春潮涌动万象新,沃野田畴春耕忙。4月22日,大足区万古镇升斗村连片农田里,随着插秧机的轰鸣声,全区45万亩水稻插秧拉开序幕。

  高标准农田里,2台高速插秧机往返穿梭,将嫩绿秧苗整齐栽插入泥,不到1小时便完成4亩地的栽插。与此同时,2架无人机低空掠过,一边将稻种均匀播撒至平坦地块,一边对已播区域进行飞防作业,防治苗期病虫害。该村种植大户田永明介绍,这种“机插秧+无人机直播+飞防”的立体作业模式,让单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无人机直播具有高效、精准的显著特点,单人单机每天能够完成200亩以上的播种任务,效率是传统人工播种的10倍以上,且能实现精准播种、均匀分布,省去了育秧、移栽等繁琐环节,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田永明说,“不过,无人机直播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形。对于一些地势起伏较大、形状不规则或者存在较多障碍物的田块,无人机难以进行有效作业。在这些区域,工作人员采用了传统的机插秧方式。”

  作为大足区春耕“双模式”试点,升斗村的实践正是全区农业机械化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大足通过“代耕代种代收”社会化服务模式,整合2000余台(套)农机设备,构建起从育秧、播种到收割、烘干的10道工序“全链条”服务体系。今年45万亩水稻种植中,机械化作业覆盖率预计突破70%,其中无人机直播面积达15万亩。

  眼下,随着“农机+农技”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大足区正以万古镇为样板,将“机插+飞播+飞防”协同作业模式向全区各镇街复制。作为成渝地区重要“米袋子”,大足这片沃野正通过“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科技根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升斗村“双模式”春耕成示范
~~~建成后可满足约8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思想苑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大足45万亩稻田插秧
大唐江津燃机项目预计7月投产发电
南川: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