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5月10日,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简称《条例》)施行。其核心规定及变化主要有登记程序简化与全国通办。这要求政府加强婚前教育、家庭关系辅导等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婚姻登记机关需配备专业人员提供辅导,妇联等组织参与协作。
5月20日,在永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体检医生、协办单位员工等,忙了一整天,只为给当天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的171对新人送上服务、祝福、关心与爱护。
氛围感拉满 文明新风吹
当天,在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大门外,沿墙角、树荫下,两边一字摆开的婚俗宣传集展,展示了婚俗演变、文明婚俗、优良家风、历史名人家风家训、婚姻法的演变与完善等婚姻文化。将传统婚俗与现代文明新风结合,婚事新办、简办的婚俗新风宣传恰逢其时。大厅外另一边,布置了集体婚礼仪式的现场,同时供所有新婚夫妻拍照纪念。
大厅内,早早地座无虚席,等待结婚登记的新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顶板上,串串红绸似波浪迭起,紫白色花圣洁而高雅。厅内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婚姻保鲜妙招、新婚科普知识等;一面花朵装饰而成的心形拍照墙,寓意“相守一生”;另一边,泸州老窖协办布置的文化墙、扫码有奖,“勇敢爱,就现在”等话语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程序简化 全国通办
办证处,程序更简单。“过去登记要带户口簿、复印件,遇上户籍在外省的新人,还得出具居住证等材料。”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负责人王玲介绍,“新条例施行后,取消了户口簿要求,当天8对新人里有1对是异地户籍,也全流程‘零障碍’。”
颁证处,志愿者服务温馨而周到。捧花、拍照,专业而敬业,给每对新人送上美丽的时刻纪念。而为了方便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该处还准备了糕点和矿泉水等,希望共赴新人生时刻留下美好回忆。
由永川区民政局、区妇联、共青团永川区委主办,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永川区心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永川区福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永川区天禧礼宴协办的集体婚礼现场,8对新人用爱为“520”写下浪漫注脚。集体婚礼不仅是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为新人们送上的真挚祝福,更是5月10日新《条例》施行以来“政策温度+多方守护”的幸福实践。
全链服务 民政构建的“婚姻成长圈”
办理结婚登记的现场,有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医生给每对新人送上免费体检。集体婚礼的新人们还参与了“新婚第一课”活动,学习婚育知识,了解沟通秘诀,缓解新婚焦虑。这些丰富多样的新婚课堂正是新《条例》中“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延伸。
为做好婚姻家庭辅导体系建设,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配备社工、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提供婚俗倡导、婚前引导、离婚疏导、婚姻辅导、家风传导等婚姻家庭全周期服务。为新人们提供个性化颁证、集体颁证和集体婚礼等特色婚仪服务。2025年还创新推出“灯火家”服务,为婚姻当事人们开辟一方述说烦恼、解决问题的秘密“树洞”。
据悉,自2021年推进婚俗改革以来,永川区民政局全链服务,文明倡导,婚俗改革“幸福约定”,构建“婚姻成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