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璧山区创新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全链式”治理机制

  璧山报讯(记者  王 淼)5月29日,记者从璧山区生态环境局2025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全市首个系统化构建农村黑臭水体长效治理体系的区县,璧山区创新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全链式”治理机制,以“三精三全”工作法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治理转型。

  据了解,该机制建立了“精准定义+精准判定+精准排查”的立体识别网络,科学界定200平方米以上四类水体及五类重点区域,运用“感官+监测”双轨判定法,以及无人机巡检、水质传感器、巡河小程序等数字化手段,打造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智能监测系统,年均采集数据超万条。

  该机制还创新“三级闭环”机制,通过“三个一”工作法,即“一小时派单”,接到线索后1小时内完成问题交办,该区生态环境局联合镇街开展现场核查;“一竿子到底”,建立农村黑臭水体问题监督管理台账,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一把标尺衡量”,实行“整改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对主动整改单位给予资金倾斜,让“按时响应—分级整改—动态销号”全流程治理闭环,为问题处置按下了“加速键”。

  此外,该机制还推行“三方共治”模式,旨在织就全民参与“监督网”。在群众端,推出“50元经济奖补+5分行为积分”的双重激励,对首位有效举报属实农村黑臭水体的非公职人员给予通讯补助和积分奖励。在镇街端,实行“自查免责+逾期问责”制度,将治理成效纳入15个镇街年度考核。在技术端,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归集水质数据、群众投诉等信息,助力黑臭水体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下一步,该区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做好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工作,重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强化源头防控,以科技赋能实现“水清岸绿”,用制度创新保障“长制久清”,靠全民共治赢得“鱼翔浅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报
璧山区创新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全链式”治理机制
铜梁海拔最高点最低点最新数据“出炉”
蓝莓丰收采摘忙
“空心村”又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