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张 强)中试平台,是指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向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过渡过程中,提供中间试验的综合性支撑平台,是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永川区加快布局中试平台,加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新领先(重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永川区头部大健康企业。该公司中试平台按照药企生产流程建设和布局,包括研发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以及制剂生产车间等,服务可覆盖从新药立项到批量生产各个阶段。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入驻15个高端原料及制剂研发项目,8个项目进入中试验证阶段。
新领先(重庆)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甘兴杰告诉记者,公司的中试平台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研品种,一部分是承接外部的临床样品,快速推动临床的申报。
除了推动新药研发量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果转化也离不开中试平台。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的退役锂电池高值循环利用技术中试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全湿法短流程退役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回收率高、清洁环保、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目前,该中试平台生产线已在永川高新区投用,并计划在当地建设二期生产线。
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孙维义表示,预计建成一个1.5万吨黑粉的处理厂,退役锂电池处理能力将达到3万吨电芯、5万吨电池包、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体量。
为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过渡到生产线,永川区正依托中试平台建设,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退役锂电池高值循环利用技术中试平台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永川还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共建西部低空飞行器中试验证基地,打造覆盖设计、工艺、适配、测试、适航等全链条的中型工业无人机中试平台。
永川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永川围绕“332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积极谋划布局中试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经信委将持续推动建设一批生物科技、智能家居领域中试平台,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培育建设重庆城市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