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8时,在南充市阆中古城华光楼码头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客来阆中》都会准时拉开帷幕。6月23日晚,笔者来到码头看到,夏夜的江畔微风轻拂,游客在“杜甫”带领下,欣赏古城阑珊的灯火和两岸的风光。
诗圣名句 阆中山水成诗意栖居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嘉陵江上,一叶扁舟欹侧而行,水鸟掠过粼粼波光,千年诗意穿越时空,在阆中古城的夜色中悄然“复活”。正在拍照的陕西游客陈先生感慨道:“看到‘巴童荡桨’这一幕,突然明白了杜甫笔下的阆中为何‘天下稀’,原来1000多年前,杜甫老先生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阆中都是一样的美景。”
史料记载,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泛舟江上,写下“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千古佳句。这位颠沛流离的诗圣怎么也不会想到,1000多年后,他的诗行仍在滋养着这座古城,养育着古城的人们。
如今,文化基因已融入城市血脉。“杜甫在阆中创作的66首诗篇,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这句诗让阆中山水在人们心中有了诗意的栖居。”阆中市文旅部门负责人说。
诗画古城 一张古今同框的名片
无论是在锦屏山、滕王阁,还是阆中的古街古巷中,行走在阆中古城,杜甫的诗句随处可见。在西街沿途灯光带上,在复建的中天楼廊柱间,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字,已成为阆中最珍贵的旅游名片。
“我们当导游的讲解锦屏山风光时,必定要引用‘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这句诗。”当地资深导游李亚林已从业20年,她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哪句解说词能比杜甫的诗更传神。
在阆中草堂寺街附近,草堂、草堂别院、杜甫草堂等民宿院落相继建成,如今成为众多游客到阆中住宿休闲的好去处。阆中本地人的经营者们将杜甫诗歌元素巧妙融入建筑设计,让游客在古城的美食中能品尝到杜甫留下的诗意。
在锦屏山腰,杜少陵祠堂静默矗立。这座1986年为纪念杜甫而建的祠堂,如今收藏着杜甫在阆中创作的诗文的真迹。来自成都的退休教师王先生带着学生在此诵读:“这些诗句不是躺在课本里的文物,而是活在山水间的呼吸。”
夜幕低垂,《客来阆中》的演出渐近尾声。当杜甫的诗句在江面响起,年轻的演员们在“我在阆中等你”字样的游船上向游客挥手致意时,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
张晓东 刘晓钟 文/图
据《南充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