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做足“绿”文章

  南岸报记者  李诗韵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三月的南岸,苍山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满眼皆是怡人的“生态绿”。

  连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党员干部们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迎龙创新港,来自重庆经开区建设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们现场挥锹挖坑、扶正树苗、填土夯苗、拎桶浇水,合力种下上百株小叶榕。原本空旷的荒地披上了崭新的绿装,一株株树苗昂然挺立,展现出蓬勃生机。

  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

  林草资源总量和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是近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全区绿色本底不断夯实。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为例,重庆经开区通过持续开展绿化行动,累计完成栽种行道树3.05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2.62%。

  近年来,全区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占低碳高地,打造循环经济,走深走实“智慧+”“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践行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的“绿色之约”。

  近年来,全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目前,南岸区已建立78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率先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为“绿水青山”估值定价实现“双碳”目标,地区GDP中绿色产业贡献值占比从16.53%增至32%。

  生态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长生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河流沿岸既有居住区,又有工业区。由于长期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影响,河水水质恶化并散发臭味,让河水很“苦”。而现在的长生河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颜,实现了耳目一新的蜕变。

  改变从2018年开始。以生态本底为基础,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水岸共治为手段,以便民利民为目的,长生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示范段建设全面启动。

  通过提升水质和多种护岸形式的组合运用,如今的长生河还原了自然清澈的水环境,它的河道岸线还原到了自然生态。目前长生河的水质稳步提升,周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形成了有机的联系,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长生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示范段正式开放后,在人流集中区域分别改建、新建了节点景观“踏水公园”和“叠水公园”。“示范段建成后,既成为周边居民难得的亲水公园,也成为休闲健身、观景打卡的好去处。现在每天傍晚或者周末,都能见到大量市民在河岸散步游玩。”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经开区投资集团正加快开展长生河二期环境和河道安全整治等工作,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升级降碳显著

  前段时间,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对一套碳捕集设备进行了检修调试,这也是全国首套应用于低碳工厂的小型超低浓度碳捕集系统。进行联调后,该系统预计在今年底就能正式投用,年捕集二氧化碳可达153吨。

  作为重庆市首个“低碳工业园”示范工程,远达环保正在建设的低碳工厂包含碳捕集、智慧能源、绿电替代等五大系统,集光伏、小型风电、储能等多种能源于一体,目前总体建设进度已达90%。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显彬表示,公司物理光伏的装机是2MW,每年的发电量是160万度,这个低碳工厂示范项目建成后,全年二氧化碳减排4500吨,相当于种植90万棵树。

  去年以来,南岸区提出“3+2”产业提级,将培育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节能环保、汽车电子2个500亿级特色产业。目前,一批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绿色效益初显。

  据《南岸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亚马逊、来赞达、异连科技SPOTTER、富友支付等22家企业入驻~~~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3全国两会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广角镜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做足“绿”文章
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有点“火”
牛栏坝的春天 你身边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