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丽
6月,又是一年端午将至。
这个端午节,因时隔三年再启大幕的内江大千龙舟文化节而备受市民关注。届时,2023“甜城湖·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首届挑战赛、内江市龙舟公开赛将火热开启,充分展示甜城内江的“速度与激情”。
作为内江本土品牌赛事活动之一,内江龙舟公开赛已经举办了十届,是内江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体育,彰显城市活力。近年来,内江锚定“全面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统筹推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等荣誉。
“体育+”事业 提升城市软实力
奥运冠军唐琳,世界冠军巫丹、邱波、龙娇尔,亚洲冠军刘晓梅、喻丹、段振坤……说到内江走出去的优秀运动员,很多市民都能自豪地说出一连串名字。
据统计,内江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0多名优秀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涉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青奥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获得国际比赛冠军40余个,全国比赛冠军90余个。
事实上,作为2026年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联合承办方之一,内江在历届省运会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还创下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
这都体现了内江的城市软实力,是内江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不断促进青少年体育实力和水平提升结出的硕果——
在校内,内江坚持举办“内江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内江市校园足球联赛”,大力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进校园活动,推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等体教融合举措;
校外,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全市2700余个体育惠民工程落地,614个基层体育组织活跃在基层最前沿,满足了市民体育健身的需求,营造出全民健身良好氛围,也为青少年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体育+”品牌 提升城市美誉度
除传统的龙舟公开赛外,足球运动是内江当下着力培育的又一体育品牌。
作为四川省第一支女子足球队,资中女足已拥有30多年历史,先后荣获省运会冠军、省足球锦标赛冠军,全国校园足球比赛冠军、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第四名等优异成绩,为四川和内江赢得诸多荣誉。
在威远,自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建成运营以来,先后承办了多场国家级、省级赛事,目前接待训练队员逾10万人次。现国家队教练水庆霞、主力肖裕仪、门将朱钰等众多女足队员,都曾在这里集训比赛。
立足优势资源,内江坚持高位推进、体教融合、社会参与、特色发展,足球人才培养初见成效、足球环境不断改善、社会足球迅速发展,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足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内江与四川省体育职业学院签约共建四川省女子足球队后备人才基地,成立内江市足球青训中心,布局县级足球青训中心5个,命名足球青训基地29个。
“体育+”产业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除了是享誉全国的足球赛事基地,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还是四川省首批四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
竞训基地引进全球先进的足球俱乐部全产业链模式,从足球培训延伸到赛事消费、研学消费、周边消费等,让体育成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物,带动了球迷、亲子等群体性、聚集性消费,成为内江“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成功探索。
记者从内江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内江不断探索“体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一中心、两基地、六园区”体育产业园框架,逐渐形成甜城湖水上竞训基地、永安尚腾新村运动休闲基地,市中区休闲健身产业园、东兴区小青龙河旅游健身产业园、隆昌市古宇湖休闲健身产业园、资中县武庙产业园、威远县俩母山休闲健身产业园,威远县船石湖运动休闲度假区等“一县一品”的产业新态势。
目前,内江正依托甜城湖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赛艇、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项目,进一步完善水上观光、休闲、运动等功能配套,积极打造全民休闲娱乐运动综合体。
得水之灵,因水而兴。随着水上运动项目的蓬勃开展,沱江之畔的内江,在加速迈向体育强市的征程上,释放出更多城市活力。
据《内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