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7月11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永川区板桥镇通明村的文明大院看到,该镇与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共建的电商中心已完成外部装修,内部装修及设施正在进行中。由重庆工业技师学校提供的10余万元电商设备近期也将陆续进行调试安装,预计8月份该电商中心投入使用。
破解乡村振兴难题,依托电商销售渠道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只是该镇与重庆工业技师学校扎实开展校地合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的难点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难点在农副产品的终端销售,解决销售难题的突破口在于人才培养和电商模式运用。今年4月初,板桥镇与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对接,充分利用该校在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开展校地共建联建活动,催生了一揽子合作成果的落地见效。广大农村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渴求,青年学子需要广阔的农村实践舞台,成为双方合作的契合点。
该镇与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开展党建联建,以党建为统领,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目前,由板桥镇和学校骨干党员组建的联合党支部有党员30余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员在板桥镇找到了乡村振兴和专业实践的基地平台,板桥镇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带进学校。前不久,该镇党委负责人到校为青年学生党员上乡村振兴实践大思政课,将党建联建活动推向高潮。为使双方党建联建活动走深走实,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共建共促活动,开展党员业务知识能力大提升行动,让青年学生党员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将所学知识奉献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
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上,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发挥其专业优势,首期为板桥镇培养电商营销人员40余名,并在板桥建立了电商人才实训站点,组建电商直播间,为板桥提供价值10余万元的电商设备。为做到人才双向交流,重庆工业技师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在板桥镇建立实训基地,让学校学生有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操作空间。今年端午期间,由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学生全程策划,与板桥镇共同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大型文旅活动,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台丰富的文化盛宴,受到各方关注,得到板桥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为帮助板桥镇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提质增效,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广大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调研团队深入该镇通明、本尊等村,开展乡村振兴产业调研,为通明村电商营销、本尊村民宿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系统化建议。尤其本尊村前面有水,背后靠山,山上有特色水果,村里有大量闲置农房,这为该村打造农文旅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村提供了基础条件,学校青年学生、党员骨干下沉到村里,开展顶岗锻炼、挂职兼职,为丰富农文旅协同发展新内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
7月中旬,首期电商培训班将开班,重庆工业技师学校将为该镇培养34名青年电商人才,为镇里农副产品解决卖难问题找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发展乡村产业致富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