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梅 通讯员 邓资富
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标准不一,管网腐蚀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等情形时常发生,管网漏损率高,有的村镇自来水水价甚至高于城区,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7月13日,永川区政协在“渝事好商量·永川你来谈”九三学社议事堂开展2023年第七场“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就何高全、侯勇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的建议》,与区水利局、区财政局、南大街街道、区供电分局、区惠永水务公司、庆丰水务有限公司开展面对面协商。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负责人及部分区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参加活动。
在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现场调研时,委员们聆听了村民们的想法:“能安智能表肯定是最好的,但我们家2年的水费都没有安装智能水表的投入多,这水表能便宜一点就好了。”
“自2021年以来,永川已累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约12万户,仍有5.94万户未实施改造,因为改造费用较高,群众积极性不高……”在随后召开的协商座谈会上,牵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侯勇委员通报了前期调研情况。
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村民王天杰提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自来水用得少,智能水表安装费用都够几年的水费了。
“全区现运行村镇水厂35座,我们公司负责运营其中22座,改造智能水表能降低运行成本,但如由企业投入改造,经费巨大,企业很难承受。”区惠永水务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范小勇道出了企业的难处。
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全面上档升级的“小切口”,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工程”。一边是村民降低改造成本的呼声,一边是供水企业的投入的资金压力,对此,梁胜友委员建议,统筹乡村振兴项目和用水管道改造;肖璐委员建议,加强农村节水理念宣传,将村民安表需承担的费用明细化、透明化,提高群众知晓度。
区水利局副局长周宝佳作出回应,将积极推进农村水网项目建设,分类分批多形式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并联合镇街加强节水宣传,加强管网漏损巡查和村民恶意破坏管道的监督力度。区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表示,将加强项目资金统筹,全力推进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中落地见效。区供电分局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支持供水企业“双电源”建设,帮助优化方案、减少费用、快速解决用电故障。
参加协商座谈会的供水企业也纷纷表示,根据不同覆盖范围推行机器表、智能表双选择,同时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强化制水、管水人员配备。
通过充分沟通、面对面协商,与会各方达成“加强节水宣传,提高智能表改造积极性;加快工作进度,在2024年1月底前完成剩余的‘一户一表’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供水企业服务质量”等共识,当即形成《协商纪要》并签字确认。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次协商活动选题准、准备足、效果好。要用活“渝事好商量·永川你来谈”“1+3”立体协商议事平台。希望政协委员们继续锚定目标、聚焦重点,撰写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专业性高的社情民意信息。相关职能部门要想办法、抓落实、创新举措,把协商成果转化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