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小药箱,但很多药品往往“备而不用”。过期药品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误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流入非法渠道。专家表示,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且进行长期治疗,因此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明显增加,老年人及家属应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那么哪些药可以作为家庭常备药?这些药该如何保存?如果药品过期了又该怎么处理呢?专家建议,家庭常备药应选择安全性较强的非处方药,夏天可准备一些防中暑和防蚊虫叮咬的药物。冬天或春秋季要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比如有冠心病的病人,建议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老年糖尿病患者,小药箱里要备糖果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药品还应分类管理,成人药品与儿童药品分开,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分开,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开。家庭小药箱应3—6个月清查一次。对于家里的过期药品,首先应送到回收点进行回收,如果要自行处理,可以把眼药水、口服液等药品的液体挤出来混入生活垃圾处理;喷雾剂、喷鼻剂等可吸入性药品,可在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将其排空;注射药品不能自行开启,应连同外包装一起按有害垃圾处理。
(永川区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