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爱心食堂里,年过半百的老人在井然有序的排队用餐;假日课棠上,由退休老师、返乡大学生组织的暑假课堂传来朗朗读书声;迁建办公室前,正在修葺的就餐设施在紧锣密鼓地赶进度……7月16日,在永川区五间镇合兴村办公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明树告诉记者,这正是合兴村办好民生实事,开设合兴青少年假日课堂、爱心食堂,关心照护“一老一小”的生动写照。
用心良苦的村两委
合兴村是重庆首批建成的14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之一。在现代化农业底蕴深厚的五间镇合兴村,百余年耕读文化历代传承,整合农耕文化、人文教育及本地美食等特色资源,接续圣水湖国家级现代化农业园辐射发展,积极探索耕读人家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今年,该村两委结合实际,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首先是对全村学生、老年人进行了摸底,建立台账;其次,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等方式,了解村民所需所求;最后,村两委会议商讨,把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及时纳入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想办法跟进解决。
赵明树说,合兴村结合乡村旅游、耕读传家以及和美乡村建设,正在努力创建重庆市和美乡村。而这和美,除了环境的和美,还有人与人、人与自然、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和美。
别出心裁的假日课堂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今年暑假,“合兴青少年假日课堂”开讲了。
赵明树任校长,村干部担任班主任、副班主任,村两委成员、退休老师、大学生、高中生担任志愿者,大家主动为假日课堂服务。
学生按1-3年级、4至6年级(部分初中)分作两个大班,有近40名孩子。每天上午9:00至10:40,两节集中辅导授课,下午回家自行安排。目前,赵明树讲解了和美人家,其他村干部分别讲解了人居环境、暑期安全,大学生、高中生等则主要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周一至周五上午,各自准时到位服务。
家长们表示,孩子们到假日课堂学习,免除了成天抱着手机玩的担忧,避免了下河塘游泳的安全隐患,在炎炎夏季共享清凉,提升了幸福感。
“7月4日开课,计划到今年秋期开学前结束。”赵明树说,现在留守孩子多,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既有人辅导,又共享空调,真正让家长放心,是惠及全村的民生实事。
共享改革的爱心食堂
“不用洗碗筷,吃了就走”“两荤一素或三菜一汤”“顿顿至少3个菜”“一个人在屋头,吃不了多少 ,难得做饭弄菜”……7月16日上午,合兴村老人们三三两两,陆陆续续来到爱心食堂,等候开饭间隙,74岁的潘兴元、李国清,84岁的何开浩,85岁的刘高权、何丽祥,89岁的何开栋等村中老人开心地拉家常,说起爱心食堂,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而92岁的涂如珍因听力不大好,则在一旁微笑点头。
合兴村60岁以上老人900余名,其中爱心食堂吃饭的有70名,下至六七十岁、上至九十高龄,他们中有独居老人、体弱老人,还有病后康复期老人,大多子女不在身边。当天开饭时,老人们慢悠悠、有序地去打饭菜,每人一盘,实行分餐制,蒜苔炒肉丝、豆干腊肉、清炒瓠瓜等,菜品丰富,如果不够,还可以再添加。目前,该村对60-69岁老人每人每餐只收取5元、70-79岁老人收取4元、80岁以上只收取3元,每餐两荤一素或是三菜一汤,象征性的收费不够本钱和人工,所以每月村中再对食堂补贴3000元。
在城市社区,永川推出了社区食堂方便老年人就餐。如何让农村老年人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合兴村探索的爱心食堂迈出了坚实步伐。赵明树表示,在永川区民政局大力支持下,村子迁建办公室时,便改造了爱心食堂,购买了厨具、餐具等,现正在村办公大院一角增加建设爱心桌椅,以满足全村老年人就餐需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合兴村时刻关注民生问题,想法设法及时解决,让更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将更美的民生画卷徐徐铺展,温暖着五间镇合兴村居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