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綦江)
二娃患了感冒,有些咳嗽,我连夜冒雨带他去小区诊所。
去诊所有两条路,一条是平时走的大路,灯亮路稍远;另一条路近,也能避雨,但需经过狭长的天井通道,晚上不常走。
出电梯口,我弯下腰、背上娃,径直朝位于另一栋楼的通道疾步而去。初稍暗,借助天井那边路灯照过来的光亮,依稀可见父子俩模糊的影子。
“好香,二娃闻到了没?”进通道不久,一阵花香袭来,清冽香甜,越近天井,香气越浓。“这严冬时节还有花开,更在天井这里。”我三步并作两步,即刻来到天井中央。但见三棵树均匀地挺立其间,任凭寒风冷雨拂面,摇曳的灯光下,几乎每条枝头都挂满了鹅黄色的花骨朵,其中三两枝还俏皮地伸到了通道边。我不禁深呼吸了一口,“二娃,香不香?”
出通道,拐个弯就到了诊所,还好亮着灯。杨医生一套“望、闻、问、切”流程下来,直言送医早,开点药、做两三天雾就好。杨医生与我同住小区,趁娃做雾化,我便与他聊起来。他告诉我,天井那三棵树是腊梅,那里怎么有腊梅,是他母亲告诉的。
几年前,他母亲从乡村搬来,闲来无事常与邻居们在小区转悠,感受着城市便捷的生活。小区刚建成时,天井那里中央是块草坪,四周是方形过道,喜欢遛狗的爱来,清洁虽每天打扫,但还是令人不爽。居民们就跟物业反映,物业一边加强了巡查保洁,一边多安装了几盏路灯。
后来,热心的居民们你拿一两张不用的老式茶几,我拿几根旧板凳,凑在一起方便大家歇脚休闲。物业见了,又找来居民代表商量,于是移栽了那三棵腊梅。由于管护得当,前几天恰逢冬日小阳春,引来许多人观赏。他母亲呢,几乎每天都去与邻居们唠叨唠叨,小区的大事小情都知道的大差不差。回家后仍念叨不已,说闻到了腊梅香味,过年就快了。
原来是腊梅呀,我竟一时半会没想到呢。
“你们上班族白天很忙,晚上回家还要辅导二娃作业,没想到的事可能还多。”杨医生说。
“不可能,你说说还有哪些?”我明显不服。
前几天一位居民老家送袋米在一楼门厅,这位居民忙工作竟忘了,让米呆在门厅三天,最后还是保安扛上肩头帮着送上门;小区宣传栏那边巴掌大一块地,本来只有娃儿耍的两三样健身器材,后来社区多安装了方便中老年人用的,这样一大一小都照顾到了;毗邻孝子河边那里改建了一座……
“改建了一座口袋公园,我娃特爱去,旁边不远处新建了一所幼儿园,方便小区娃娃们就近入园。”我急忙打住杨医生的话,因为这些我也知道,还告诉他去年夏天深夜的一件事。两位保安大哥转了好几个电话才找到我的号码,但睡得迷迷糊糊的我没接到电话,他俩就专门来敲门才叫醒我,原来背我上下班十来年的那辆“簸儿皮”没关车窗,当时我就被打动得不行。
“那所幼儿园是万盛最好的公立幼儿园的分园,我三娃年龄正好。”杨医生一脸得意。
“原来你响应政策生了个三娃呀,这个确实真没想到哩。”该惊讶的又是我了。
“爸爸,腊梅好香,我们回去还走天井那头不?”二娃做完了雾化。
“没问题,待会儿摘几枝腊梅回去慢慢观赏。”
“不行,老师说从小要爱护公物,天井的腊梅是让大家观赏的。”二娃那一本正经的语调又稚嫩的声音让我和杨医生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