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永川)
春节前夕,永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青峰镇步行街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青峰镇地处永川区中部,距永川城区仅3公里,是永川区的城市后花园。我们写春联的休闲步行街,紧临农贸市场,人流量大。街道两边是宽敞的人行通道,中间是阶梯状流水潺潺的水体景观。人流、街景是书写春联的最佳选项。
写春联是一个技术活,何况是大庭广众下的第一次呢?
摆上几张条桌、倒上墨汁、拿出毛笔,铺开春联纸,几位会员临阵以待。“来哟来哟,免费写春联”、“来哟来哟,免费写春联”……青峰镇一位梁姓女干部,向来往赶场的村民大声地宣传。
春联可追溯至东汉,到了明清,春联逐渐形成现今的形式,并在内容与艺术性上得到极大提升。春联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我是第一次拿起毛笔,在街头、面向广大群众写春联。铺开一页装有春联内容的A4纸和一本曹全碑春联样本,就像一个新兵端着枪上战场一样胆怯。“生怕字写不好,没人找你写,那才尴尬和长班子哟。”当时,心里没说出的想法。
“老师,帮我写一幅春联嘛!”一位60多岁的妇女对我说。“好的,你选一个春联内容,我跟你写。”“我选这幅,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是财源广进。”我提笔,饱沾墨汁用行书动笔,一幅写完,握笔的手“抖”、“不稳”的感觉仍在。一位年轻的女士说:我写这幅隶书“家添财富人添寿,春满阶庭福满门,横批,吉祥门第”。我提笔,按照曹全碑的春联书写完第二幅后,我说写得像吗?年轻女士说,可以、可以,谢谢。一个小女生,可能只有10岁吧,指着“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蛇年吉祥”我们写这幅。用行书写好后,又写了一个“福”字,小女生和家长满意而归。
“我写这幅”、“我要这幅”……一位外地口音的男士,可能60岁吧,在自己手机上找了一幅对联,我一会就为这男士写好了。可能是多动笔、多写几幅后,手稳多了,字也流畅了。
同行都是站着书写,基本上没有离开写春联的条桌,一共书写春联近200幅。自己是年轻的新手,几个小时一场下来,腿胀、腰酸、背痛的感觉还是有的,但心里高兴,第一次破胆了。
春联是火红的的节日跳跃。春联上跳动的墨汁,是传统文化绽放的花蕾。我在人间烟火的喜庆中,在老百姓的支持下书写春联、也是在书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