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更有奔头 农村更有看头 农民更有盼头
①双石镇党员志愿者助力春耕春播。

②永荣镇电商直播销售永川秀芽。

③永川处处呈现出繁忙的春耕景象。

  ④来苏镇伍家坝连片稻田美如画。

  黄瓜山上猕猴桃喜获丰收。

  红炉镇新建的体育活动场所。

  乡村民居焕新颜。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张 玲

  乡村振兴,就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近年来,永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回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攥指成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去年,永川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全区实现“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无返贫致贫问题。

  优化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方面,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按照“基层所需、精准选派”的原则,不低于区级医院当年新招聘的执业医师类人员的80%派员,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24年下派骨干医务人员5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33.96%,中级以上职称占比92.5%,带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7项,帮助基层新建科室6个,培养基层人才69名,实现医生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有力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方面,始终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稳岗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推动脱贫劳动力由“靠苦力挣工钱”向“凭技能拿工资”转变。依托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优势,开展水电工、农用无人机驾驶与维修等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共培训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230余人。围绕产业特色,对接产业需求,新建区级乡村驿站3个,并依托乡村驿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外出意愿的脱贫人口,实时开展人岗对接,2024年全区外出务工脱贫人口4438人。依托重点群体帮扶就业工作,对登记失业的脱贫人口开展“一对一”帮扶,提供“1131”服务,共帮扶112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新建永川区何埂镇联盟村瑞寿农村综合服务社有限公司等2个就业帮扶车间,全区8个就业帮扶车间带动97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脱贫人口33名,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占比34%。深入挖掘辖区用工潜力,鼓励支持园区企业、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基地)等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区16个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共带动4129人就业。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82人,全区公益性岗位脱贫人口结存在岗1551人。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给予专项支持,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采取以工济困的形式提供就业岗位,降低返贫致贫风险,共帮助718人实现就业,落实补贴508.11万元。

  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方面,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家跨省市强村公司,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或参与设立“强村公司”达84个。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销号进度100%。累计全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金额达1.103亿元。2024年,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509.14万元,村均45.93万元,增长6%;村集体经营性收益3834.48万元,村均18.52万元,增长63.7%。实施3个“飞地”抱团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48个村增加经营性收入约150万元。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方面,按照资产全上线、要素全归集、风险全管控的全周期监管思路,进一步压实管理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资产管理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产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多措并举,加强资产集成贯通。加强资产要素数据归集,实现村、社两级资产信息全量入库。将扶贫项目资产全面纳入“渝农经管”平台,建立“一项目一档案”电子台账,实现资产类别、产权归属、管护责任“三明确”。除常规收集资产确权登记、移交手续等基础资料外,新增联农带农监测体系,按季度收集项目用工、分红等带农数据,实现资产效益可视化呈现;分类推动,助力资产提质增效。分类建立台账,精准落实“四个一批”,即巩固提升一批优势类产业、转型升级一批薄弱类产业、盘活利用一批闲置类产业、调整优化一批淘汰类产业,通过分类推进、精准发力,全面促进帮扶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因地制宜,提升资产运营效能。坚持稳妥审慎、分类实施,对因土壤、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失败的,及时制定新规划、引进新项目。对因配套设施设备欠缺导致项目失败的,及时完善设施、补齐短板。着力强化扶贫项目资产运营能力建设,引入专业运营团队,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和美乡村建设 让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永川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从农业全产业链、城乡融合、乡村治理效能等三个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全力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产业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这两天,重庆果琳蔬菜基地、奉民农业科技公司永川基地的大棚内,成片的小白菜、小番茄等长势喜人,工人忙着采收或翻地,为市民“菜篮子”提供充足的蔬菜保障,处处呈现出繁忙的春耕景象。近年来,永川以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1331现代生态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方面,2024年粮油播种面积99.4万亩,产量48.5万吨,平均亩产487.93公斤,居全市第一,全区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6.57%,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是全市首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达34.32亿元,食用菌总产量7.2万吨,秀珍菇产量占重庆本地市场70%;在全力推进智慧农业进程方面,以三茶统筹服务中心为抓手,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大脑等产业大脑建设。强化涉农数据的归集使用,持续筑牢永川农业农村数据底座,实现“农地一张图、农事一张网、农品一码通、农数一表通”;在三产融合促特色化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方面,深挖“产节游融合、树乡村品牌”,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相互融合的沉浸式农业旅游新模式,塑造“乡村时光”品牌。累计创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街道)4个、示范村9个、示范点16个。

  聚焦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大竹溪河畔的“永川水花”基地以前高峰时排到大竹溪河的尾水,严重影响临江河水环境质量。近年来,在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实施大竹溪流域水花基地段“水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治理工程,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永川水花”尾水治理是永川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川按照“四改一化”要求,建成高标准农田76.42万亩。农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实现水泥路“组组通”,首批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农村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2%,全区场镇和重点乡村景区5G信号覆盖率超95%,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快递进村覆盖率100%。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深入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持续提升乡村美化、绿化、亮化水平。农村污水治理率82.1%,垃圾治理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91.2%,打造农村“清洁示范院落”288处,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2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美丽宜居乡村83个。

  聚焦乡风文明凝聚乡村振兴合力。近年来,永川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突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逐步建立起“党建+善治乡村”治理模式,创新实施“三制一化”,实现清单制、积分制、院落制、数字化一体,乡村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永川编制推行《永川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指导图集》,引导乡村风貌改善,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服务平台8个,文明实践所23个,村居文明实践站263个;围绕乡村治理的难点痛点,主动探索实践村级社会治理路径,综合“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效能,激发乡村治理“一池春水”,积极探索推行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将积分结果转化运用为物质兑换、精神奖励、政策支持三类,通过提升群众荣誉感和获得感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创新开展院落“阳光10议”“村民谈事”活动,摆家常、讲政策、解纠纷、话振兴,评选一批“先锋院落”,破解村大面广治理难题,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成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

  如今的永川,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心田,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诗意图景”随处可见。

  本版图片由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农业更有奔头 农村更有看头 农民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