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遂宁市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农旅深度融合、龙头企业带动等创新模式,构建起全产业链融合的现代“精致农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丘区农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春到遂州,万物竞发。在蓬溪县群利镇五龙村的千亩粮油基地,成片的小麦和油菜长势喜人,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科技力量的注入,让春耕生产跑出了“加速度”。这片生机盎然的田野,两年前还是零散的撂荒地。2022年,当地在五龙村建起联合社,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耕地、复耕撂荒地,实施宜机化改造。去年,全村粮油作物总产量达到1200余吨。五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功入选2024年度“遂宁市种粮先进大户”。
当前,群利镇发展起以小麦、水稻、油菜种植为主的特色高效粮油产业,引进种植有关家庭农场42个,建起合作社8个,今年计划完成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预计全年粮油总产突破6500吨。
“更新种植技术,推广新型设备,提升单产量。”蓬溪县群利镇副镇长何凯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升级改造大米加工厂,筹建榨油坊,增加农作物附加值,并与川渝毗邻乡镇开展合作,联合打造粮油产业园区,推动毗邻乡镇群众增收。
在安居区保石镇卧牛寺村,千亩桃花带来春日盛景,催生出农旅融合的“美丽经济”,当地举办的桃花节单日吸引游客超万人次。以花为媒,保石镇邀请川渝两地200余名客商参观,并同步举行产销对接会,促成刚刚入驻的重冠农业与客商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约600万元。重冠(遂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武军说,政府搭台带来了商机,下一步公司将加大投入,力争明年企业产值达到1.5亿元。
近年来,保石镇持续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鲜桃、糯稻等多个规模化种植园,积极引导重冠等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农户签订采购合同,就近采购生产原料,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形成“山上有桃、厂里有粽、地头有稻”的立体产业格局。“让企业来了以后要留得下来、发展得好。”安居区保石镇宣传统战委员刘洲表示,他们将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问题,同时依托桃花节等节会活动推广本地生产的粽子、月饼、四季糕点等特色产品,持续擦亮“香韵保石 安逸安居”品牌。
群利镇、保石镇的产业发展,是我市发展“精致农业”的一个缩影。当前,遂宁市正按照“一个品种、一个龙头、一个标准、一个链条、一个机制、一个品牌”思路,大力构建特色农产品体系,优质粮油、绿色菌菜、特色水果等六大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建设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0个,持续擦亮遂宁“精致农业”招牌。
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宇
据《遂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