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在永川区政协机关,“学习型、文化型、服务型、创新型、智囊型”这“五型”已成为党员干部口中的高频词。近年来,永川区政协精心打造“五型先锋”机关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政协履职提质增效,让“先锋”二字在协商议政、服务群众的一线熠熠生辉。
以学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五型先锋’的核心是‘先锋’,根基在‘学习’。”永川区政协党组书记的话点明了品牌建设的逻辑起点。区政协构建起多层次学习体系,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带动常委会议集体学、主席会议深入学、政协讲堂专题学等多样化学习活动开展100余次,实现学习全覆盖。
为提升履职能力,区政协精准施策,举办常委履职能力提升研修班4期、委员集中培训班4期、“政协讲堂”10期,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协商技巧等实用知识。“赛马比拼”机制让学习成果落地生根,“建设‘五型政协’·争当‘五型先锋’”演讲比赛、“五型先锋”论坛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比拼中深化理解,推动学用贯通。
以文化人,凝聚发展共识
走进永川区政协机关,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被评为“书香机关”,“三百委员伴你读”荐书活动入选“十佳书香永川阅读品牌”,100余篇读书心得与交流感言成为思想碰撞的火花。
文化赋能不止于此。《永川政协》月刊连续出版42期,《资政报告选编》《“社情民意面对面”汇编》等10本书籍系统梳理履职成果;快板《“五型先锋”有力量》在渝西片区展演获赞,《情系云雾山》《桢楠之恋》两部党建微电影生动讲述政协故事。400余条纸媒信息、近700条微信推送,让政协声音传遍永川大地,凝聚起发展合力。
服务为民,彰显政协温度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履职方向。”这是永川区政协党员干部的共识。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痛点,区政协形成高质量资政报告100余篇,1711件提案立案1593件,818篇社情民意信息中90余篇获市政协采用、3篇被全国政协采纳。
党员先锋实践活动、“界别活动月”、“关爱基金”公益助学等活动持续开展,让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一位社区居民感慨:“政协委员不仅听我们说,更帮我们做,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就是他们协调解决的。”
创新驱动,打造履职品牌
创新是“五型先锋”的活力源泉。永川区政协打造“渝事好商量·永川你来谈”协商平台,建成1个总平台、40多个小微平台,让协商走进街巷社区;“百姓提案”品牌与“提案我来说”活动,让群众声音直达决策层。
全市首创的“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品牌,通过“确定选题、现场调研、当面协商、办理落实、回看反馈”五步工作法,开展72场协商、近40次回头看,推动问题解决率大幅提升,获市、区领导肯定性批示,成为具有永川辨识度的履职名片。
聚智献策,助力发展大局
作为“智囊型先锋”,永川区政协紧扣重大战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课题深入调研。在“推进中缅通道建设”“永川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备份基地”等议题中,委员们突破传统思路,形成一批高质量资政报告,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如今,“五型先锋”品牌结出丰硕成果:2023年,区政协机关党支部获评全区首批区直机关“四强”党支部;2024年,“五型先锋”荣获首届全国机关党建优秀品牌,经验做法被《人民政协报》《重庆政协报》等媒体报道。
从会议室到田间地头,从书本理论到实践创新,永川区政协以“五型先锋”为笔,在永川大地上书写着党建引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