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7月7日至10日,永川区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城区及多个镇街出现大风、暴雨险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面对汛情,永川各镇街、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基层一线党员和网格员冲锋在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在排危抢险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曲守护人民安全的壮丽凯歌。
刘必建:
彩钢瓦险情前的“守护者”
7月7日晚9时10分,卫星湖街道大竹溪村土塘湾村民小组狂风骤起,暴雨如注。20分钟后,雨势稍缓,险情接踵而至。大竹溪村党总支书记刘必建接到群众反映:四户村民楼顶的彩钢瓦被大风掀翻,反弹砸中高压线,情况十分危急。
现场目击者描述:“彩钢瓦被风卷起来,像树叶一样在空中飞舞,最后砸在高压线上。”刘必建立即赶赴现场,一边组织村干部疏散群众,一边紧急联系供电部门和办事处应急办。电力部门迅速断电,避免次生灾害。随后,他组织人员拉起警戒线,在公路两端停放车辆拦截过往行人和车辆。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彩钢瓦随时可能再次脱落。”刘必建回忆道。为了防止彩钢瓦再次脱落,他紧急联系吊车固定彩钢,并于次日清晨协调举升机切割隐患彩钢,直至安全隐患彻底排除。
从预警发布到险情解除,刘必建始终坚守一线,直到次日早晨8时20分恢复供电才离开。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中,刘必建展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吴致军:
雨夜巡查与生命救援的“接力者”
7月9日午夜,五间镇和平村开始降雨。和平村党总支委员、综合治理专干吴致军冒雨巡查全村,发现两户群众因滑坡风险需撤离,其中一户老人患肺气肿行动不便,另一户村民因烫伤无法自行撤离。尽管多次劝导,但群众仍不愿离开。
“当时雨越下越大,我第三次巡查时,山水已经漫到公路上。”吴致军回忆道。凌晨2时许,雨势加剧,排水沟不堪重负,路面被淹。
10日清晨,他向镇里反映了情况,并协调拉来条石封堵危险路段。在镇干部的帮助下,他将患病老人送往医院,并为其申请5000元救助资金。
“我是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必须冲在最前面!”吴致军说。他的坚守,让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全。
在和平村,吴致军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不仅是一位党员干部,更是一位守护者。从雨前排查到灾后救助,他始终与群众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汪逸:
超市内涝抢险的“调度员”
7月8日晚,中山路街道云谷社区暴雨倾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汪逸冒雨巡查社区,重点关注低洼地带和地下车库。次日凌晨2时许,降雨量陡增,新世纪超市金科店虽然投入了全部的抽水泵,但水势不减,地下车库积水严重。
“当时积水已经没过膝盖,情况非常紧急。”汪逸回忆道。接到求助后,她迅速协调中山路街道、区应急局、消防等部门赶赴现场。在多方协作下,排水效率大幅提升,超市损失被降到最低。
“这次抢险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重大险情,单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汪逸说,“必须依靠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企业负责人感激道:“多亏了社区和各部门的快速响应!”
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汪逸不仅展现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职责担当,更体现了基层干部在应急处置中的协调能力。她意识到,在重大灾害面前,团结协作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赖光辉:
小区排水保卫战的“攻坚手”
7月8日晚8时30分,暴雨突袭金色大地小区,六七栋因消防水池堵塞,排水不畅,地下车库和配电房面临被淹的风险。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赖光辉凭借日常巡查经验,迅速上报社区并协调物业,在墙上开孔排水,同时联系望城公园管理处通宵抽水。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赖光辉回忆道。雨停后,他仍不敢松懈,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次日凌晨4时许,新一轮强降雨导致积水倒灌,她再次与同事、物业清淤排水,直至下午4时才恢复正常。
“守护居民安全,是我的责任。”赖光辉的话朴实而坚定。在这场持续18小时的抢险中,她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担当。
赖光辉的故事是众多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日夜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全。
城管执法支队、公路服务中心:
风雨中的“城市安全卫士”
面对强降雨,永川区城管执法支队迅速响应,7月9日紧急召开部署会,统筹各大队力量,对主次干道、低洼易涝区展开拉网式巡查。
队员们冒雨排查300余块广告牌、41处施工围挡,加固松动设施14处;监测20余处低洼路段,处置8处严重积水;清理断枝落叶和倒伏树木10余处;快速响应群众求助5起。
“精准排查+高效协同”让城市运行平稳有序。该支队负责人介绍:“我们建立了与应急、市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那抹“城管蓝”成为市民心中的“定心丸”。
在这场防汛攻坚战中,城管执法支队不仅展现了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人民城管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城管队伍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此外,永川区公路服务中心按照三级预警响应,出动60余名养护人员、8台机械,清理零星塌方2处、倒伏行道树19株,疏通积水10处,确保国省干线畅通无阻。
“我们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养护人员介绍。从清理塌方到疏通排水,从巡查道路到处置险情,公路服务中心全员投入,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出行安全。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公路人用专业和坚守保障了道路畅通。他们不仅是道路的养护者,更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结 语
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永川区基层党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他们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风雨终将过去,但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必将成为永川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力量。
从刘必建到吴致军,从汪逸到赖光辉,从城管执法支队到公路服务中心,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重大灾害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依靠。这种精神,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