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报记者 罗 洪
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条碧玉般的江河在合川深情相拥,奔流不息,不仅滋养着这片土地,更勾勒出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近年来,合川区深植绿色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纲,铁腕治污、精心修复、活水兴业,让三江碧波成为这座城市最闪亮的生态名片。
河长制织密“责任网”
清水长流有保障
合川区创新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746名河长如同“江河卫士”,守护着每一片水域。他们脚步不停,巡河成为常态,重点整治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顽疾,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承诺落到实处。
“以前江边偶尔漂着垃圾,现在天天有人巡、有人清,水干净多了!”家住文峰东苑的吴先生,每日漫步嘉陵江畔,对水质的改善感触最深。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各级河长巡河超2.83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710个,河道生态持续向好,碧水清流成为常态。
源头治污“三水同治”
碧水清流焕新颜
守护碧水,源头是关键。全区打响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三水共治”攻坚战:在工业方面,严控沿江企业排污,推动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换代;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污染;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提速城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每一滴污水达标排放。
近年来,合川区累计整治入河排污口200余个,建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200余座。曾经隐匿的排污口被封堵,违规的采砂船已绝迹。如今,每年秋冬,成群的江鸥翩跹起舞,市民舒展的笑颜映照江面。监测数据显示,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优良的Ⅱ类标准,“一江碧水穿城过”成为合川最动人的生态底色。
生态修复巧施妙手
水清岸绿景重现
合川区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实施湿地保护、岸线整治、增殖放流等工程,重塑河流健康肌体。在涪江消落带,种植耐水植物,构筑天然“净化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于渠江沿岸,打造生态缓冲带,如同给河岸穿上“绿衣”,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大力保护渔业资源,每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累计投放鱼苗超千万尾,水中的生命乐章日益丰富,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
亲水旅游点“水”成金
绿色经济涌春潮
华灯初上,文峰古街的灯笼倒映江心,钓鱼城号游船划开粼粼波光。“坐船看三江汇流,感受合川的三江碧水,太震撼了!”来自铜梁区的游客由衷赞叹。
合川区巧妙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三江水资源,精心打造亲水旅游品牌:文峰古街的古韵、三江夜游的璀璨、东津沱滨江公园的活力……成为炙手可热的打卡地。更因优质的水环境,合川区获评“全国最佳龙舟赛区”,成功承办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中华龙舟大赛等十余项顶级赛事。水清岸绿不仅吸引了游客,更擦亮了城市名片,“水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治水”到“智水”,从“护水”到“亲水”,合川人以智慧与汗水,唤醒了三江碧水的新生。今日合川,江面鸥鹭翔集,岸边游人如织,一幅人水相亲、城水相融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这幅画卷里,流淌着千年的文脉,映照着百姓的幸福笑颜,更清晰勾勒出绿色发展的壮阔未来——三江碧水,正成为合川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据《合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