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石镇:古驿新韵里的文旅交响曲
  双石非遗“小金龙”。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实习生 刘峥岩/文 刘 灿/图

  七月流火,小安溪河浅滩处溅起串串水花。永川市民余琼正带着孩子踩水嬉戏,不远处的成渝铁路上,几位摄影爱好者正捕捉夕阳下的铁轨光影。“玩累了去吃碗滑肉汤,这趟乡村游太舒服了!”余琼的赞叹,道出了永川区双石镇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这座藏在渝西丘陵间的古镇,正以“水、路、味、韵”为笔,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旅画卷。

  山水为脉:自然馈赠的游玩底色

  清晨的小安溪河雾气氤氲,两块天然巨石静卧两岸,见证着双石镇三百年的岁月流转。“斗大黄荆四方山,鲢鱼上水花鱼滩”,这句流传百年的民谣,道出了此地的灵秀。如今,河水依然清澈,浅滩成了夏日亲子游的乐园,孩子们赤足追逐,大人们在岸边铺开野餐垫,任河风拂去暑气。

  沿河岸西行,便踏上了成渝铁路双石段的旧铁轨。枕木间长出的青草,与锈迹斑斑的铁轨相映成趣。摄影爱好者们常带着相机来此,有的不禁慨叹道:“这铁轨承载着多少故事啊,它见证了新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成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现在又成了人们追忆时光的地方。”铁路旁的田野与村落,让徒步者既能感受工业遗产的厚重,又能欣赏“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风光。

  双石镇的西山山脉藏着另一番景致。六月蓝莓挂满枝头,九月杂柑压弯树梢,生态果园里总能见到采摘的人群。“我们的果子不打农药,直接摘了就能吃。”西山蓝莓园负责人笑着介绍,“前段时间,蓝莓采摘季,周末来摘果的城里人特别多,有的还会带着帐篷在果园边露营。”山林间的清风与果香,成了双石镇吸引游客的天然磁石。

  古驿寻味:舌尖味蕾的时光故事

  正午时分,大涧口滑肉汤餐馆的灶台前热气腾腾。店主老薛正麻利地将裹着淀粉的肉片滑入骨汤,“要想肉滑,淀粉得选红薯粉,猪肉得是前夹肉,火候更得拿捏准。”他经营这家店已有26年,从路边小摊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靠的就是这碗传承数百年的滑肉汤。

  明清时期,双石镇作为成渝古驿道上的驿站,南来北往的商旅在此歇脚。为了让赶路的人快速果腹,当地厨师发明了这道快捷又滋补的菜肴。如今,瓷碗里的滑肉依然细嫩,汤里漂着葱花,吃一口味蕾瞬间泛起无穷回味。“很多客人从重庆、成都专门来吃,说这是‘妈妈的味道’。”老薛的妻子忙着招呼客人,墙上贴满了食客与店铺的合影。

  滑肉汤馆的卤味摊前,金灿灿的卤味拼盘散发着诱人香气。老薛坚守着老手艺:“卤料有二十多味,得用老汤慢炖,火候到了骨头都酥香。”傍晚的凉风吹拂河岸,买一份卤肉,配上冰镇啤酒,坐在小安溪河边慢慢品尝,成了很多游客们的惬意选择。这些藏在乡野里的味道,延续着古驿道的烟火气,也成了双石镇的味觉名片。

  洞藏酒香: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

  午后的太平村,仙风寨洞藏酒基地的洞穴入口凉意袭人。负责人周军正带着游客参观:“这洞有1公里深,恒温18摄氏度,湿度常年80%,最适合存酒。”洞穴深处,整齐码放的陶坛上布满细密水珠,空气中弥漫着醇厚的酒香。游客们可以亲手封坛,定制属于自己的洞藏酒,通过直播间分享给亲友。

  “以前藏酒是为了让酒更香,现在还要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周军拿起手机直播,镜头里的陶坛、洞穴与酿酒师傅的身影,吸引着线上观众。今年,永川区政协调研时提出的“文旅+消费”融合思路,在这里落地生根。游客不仅能品鉴洞藏酒,还能参与酿酒体验,临走时带上一瓶印有双石风景的定制酒,成了独特的纪念。

  洞穴外的广场上,时常会举办小型品鉴会。周军介绍,目前正在与太平村合作,联合打造仙风寨洞藏酒文化体验园,将酒文化与双石文旅自然融合,让双石这座曾因矿产兴盛的小镇,在产业转型中找到了新的支点。

  文脉流淌:老镇新韵的活力密码

  前不久,双石老桥边,“让文物焕发新活力”主题巡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堃航博物馆带来的老物件前围满了人,民国时期的煤油灯、成渝铁路的旧道钉,让孩子们好奇不已。“这是以前驿站用的马灯,那时的商人就靠它照亮夜路。”文化志愿者的讲解,让老物件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至今还在双石镇上流传。

  不远处的双石中学里,非遗传承课刚刚结束。学生们收起小金龙道具,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小金龙要舞出灵气,手腕得活。”第四代传承人杨光华老师指导着孩子们,“不仅要会舞,还要知道它是我们双石的文化根脉。”双石小金龙于2016年6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造型小巧玲珑,表演方式独具一格,犹如大型龙舞的“微缩版”,深受群众喜爱。杨光华说,双石小金龙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龙舞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永川民间文化的一个硕果,是永川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

  六月的“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巡展,曾让太平村的祠堂热闹了好几天。60幅美术作品里,有小安溪河的晨雾,有洞藏酒的陶坛,还有村民们丰收的笑脸。“画里就是我们的日子!”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这些描绘家乡的作品,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好。

  夕阳西下,小安溪河的水面泛起金光,老薛的滑肉汤馆飘出最后一批食客的谈笑声,铁轨旁的路灯渐次亮起,洞穴里的酒香依然醇厚,古驿道上——既有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也有拥抱时代的创新活力。双石镇,这座曾见证南来北往的古驿站,正以山水为媒、文化为魂,将自然景致、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编织在一起,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漫游中,触摸到老镇的温度与新韵。正如游客李婷在朋友圈所写:“在双石,每一步都能踩到故事,每一口都能尝到乡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嘉宾永川行活动座谈会召开
双石镇:古驿新韵里的文旅交响曲
1500亩荔枝等你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