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梁
200公里管网+10座提灌站 力保农村饮水灌溉稳
  工人在铺设供水管道。

  铜梁报记者 韦寓及 实习生 张 淇

  7月15日上午,记者在铜梁区二坪镇二郎村看到,工人正拿着锄头在田边开沟挖渠,并把供水管道一截截铺设在沟渠中。据介绍,二坪镇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总长14公里,是关乎群众饮水安全的民生工程。

  该管网改造投用后,将惠及二坪镇6个行政村上千村民,切实为大家提供稳定可靠的饮用水源,助推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部分管网已投用,让当地居民用上了安全方便的自来水。

  “以前没通自来水就用井水,井水水质不好,换成自来水更方便、更安全。”二坪镇二郎村村民王永中说。

  针对农村供水水源不稳定及季节性缺水等问题,铜梁区大力推进整镇整村供水管网建设,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全区规模化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将覆盖全区多个镇街,重点替换老化管道、增设规划新管道,扩大供水范围,并强化水质监测,推动农村饮水质量向城区标准看齐。

  “我们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铜梁区龙都水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审计部负责人袁帅介绍,铜梁区规模化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分为4个标段。目前1标段正在正常推进,正在实施二坪镇、安溪镇;2标段围龙镇完成65%,同步推进永嘉镇;3标段蒲吕街道已完成,太平镇已完成60%;4标段高楼镇已全部完成,白羊镇完成45%,后续推进安居镇、维新镇。

  除了供水管网修建及改造外,提灌站的建设也是保证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供水稳定的重要一环。在水口镇大滩村大滩水库,3座新建的提灌站已经达到提水条件,正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农田需水量动态调节供水。这些提灌站主要为周边高标准农田供水,装机容量最大的提灌站达45kw,三座提灌站总共可提升灌溉面积2000余亩。

  “新泵房建好后,就算一段时间不下雨也不慌了,种地灌溉有保障,我们也觉得更安心了。”水口镇大滩村6组组长张邦富说。

  据了解,为解决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设备老化而导致的灌溉效率低、供水不稳定等问题,铜梁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启动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改造工程。通过新建及维修改造,全面升级太平、水口、平滩、巴川等12个镇街的提灌站。工程分为多个标段实施,涵盖新建泵房、维修泵房、管网改造及设备更新等内容,旨在构建“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田灌溉体系。

  铜梁区龙都水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刘远港介绍,铜梁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农田灌溉一期。目前,高楼、水口、平滩这三个镇(提灌站)已建成,将改善3万余亩农田灌溉,有效保障农田灌溉。一期工程预计11月完工,二期工程将于2026年开展。

  近年来,铜梁区始终坚持保供水就是保民生的理念,强化资金保障、人员保障、设施保障,做好抗长旱、抗大旱、抗极端干旱的准备。2025年,全区计划新建及维修改造200公里农村供水管网和10座提灌站,切实解决居民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保证群众生活生产供水稳定。

  “接下来,我们还将从保护、补给、调度三方面发力,持续做好水源保障,做好精准动态监测,强化镇街巡查指导,保证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业供水保障能力,让水利项目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铜梁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铜梁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200公里管网+10座提灌站 力保农村饮水灌溉稳
厚植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基底
2025合川文峰古街音乐啤酒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