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间课堂送“良方” 农技赋能粮油增收
  无人机演示“一喷多促”技术。

  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文/图)近日,永川区双石镇脚盆井村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区农业农村委组织的农技培训在这里开讲,23个镇街的农技人员齐聚田间,跟着专家学技术、悟窍门。这场聚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田间课堂”,正将先进农技送到生产一线,为全区粮油增产增收筑牢技术根基。

  培训现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成了首个“重头戏”。“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种植模式,把玉米改成宽窄行种植,利用作物高低差发挥边行优势,能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农技专家手持农具,从品种选择、播种间距到田间管理,逐项拆解技术要点,让参训人员听得明、学得透。

  一旁的水稻田培训区,植保无人机的轰鸣声吸引了众人目光。专家详解的“一喷多促”技术,通过将杀虫杀菌剂、叶面肥等混合喷施,可同步实现防病治虫、促生长发育、提高灌浆效率等多重功效。随着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完成演示,现代化农技的应用场景直观呈现,让参训者印象深刻。

  “我们村种了2036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种几年下来,技术越来越成熟,收益一年比一年好。”双石镇脚盆井村党总支书记、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人张仁权算起了“收益账”,“现在玉米亩产约500公斤,大豆130公斤,每亩年增加产值可达400元。”他特别提到水稻“一喷多促”技术,“既减少了人工和劳动强度,又能防稻瘟病、稻飞虱等病害,增施锌钾叶面肥还能让谷粒更饱满。这样的田间培训课接地气,大家接受度高,盼着以后能多来几堂。”

  事实上,这样的农技培训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永川区农业农村委紧扣春耕生产、粮油提质等关键节点,结合粮油作物种植实际,多次邀请一线农技人员开展培训,让技术跟着农时走、围着需求转。

  “接下来,我们会组织技术人员定期调度,紧盯种粮农民和大户的作物长势,实时开展田间指导,还会邀请专家深入田间讲解技术。”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唐科明表示,将持续推动先进农技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让更多“技术良方”落地生根,助力全区粮油产业提质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思想苑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体育夜经济 为夜消费添上一把火
不舍昼夜巡检 保障变电安全运行
田间课堂送“良方” 农技赋能粮油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