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山沐川:
竹林深处奏响“金蝉致富曲”
  破土而出的金蝉破土而出的金蝉

  乐山日报讯(王 瀚  兰 翔 记者 徐 珍 文/图)眼下,乐山市沐川县箭板镇行路村的竹林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金蝉丰收季”。每当夜幕降临,500亩生态金蝉养殖基地便闪烁起星星点点的灯光,村民们手持电筒穿梭林间,将破土而出的金蝉收入囊中。这些小小的昆虫,正成为激活当地林下经济的“金钥匙”。

  近日傍晚时分,记者在行路村金蝉养殖基地看到,村民陈仕香正专注地寻找着金蝉的踪迹。这些刚破土而出的金蝉呈土褐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捕捉它们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好眼力。

  “金蝉一般从地里钻出来后,会沿着竹子往上爬。”陈仕香一边熟练地捕捉金蝉,一边向记者介绍,“如果没及时捕捉,它们就会在竹叶背面完成蜕壳。”

  据了解,像陈仕香这样的熟练工每晚能收获200到400只金蝉。按照合作社的分成方式,农户可获得50%的收益。“一个月的采收期下来,能收入三四千元。”陈仕香笑着说。

  行路村党支部书记罗志明介绍,金蝉学名蚱蝉,其衍生产品蝉蜕、蝉花都是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该村依托海拔较高、竹林茂密的自然优势,采用“ 支部+ 合作社+ 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探索出“以林养蝉、以蝉促林”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目前合作社金蝉养殖面积约500亩,年产量2吨左右,经济效益达40-50万元。”罗志明说,“合作社带动就业100余人,每年支付工人工资约20万元,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金蝉养殖不仅充分利用了竹林空间,其排泄物还能反哺竹林生长,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作为“中国竹子之乡”,沐川县拥有82万亩优质林竹资源。过去,这些资源多以传统竹产业为主。如今,通过发展金蝉养殖等林下经济,实现了“一林多用、一地多收”的绿色发展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球旅客来蓉出行将更加顺畅~~~
乐山沐川:~~~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看渝西
   第08版:思想苑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公交地铁支持境外银行卡“即刷即乘”
竹林深处奏响“金蝉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