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俊
《框架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定义问题,设计策略,从而直击事物的本质。面对熟悉的场景,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而不必惊慌失措。面对不熟悉的新情况,框架能够从旧有的知识中整合出新方法,以更高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建构和应用框架,是独属于我们的特殊能力,是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的强大工具。
一、建立框架是行为思考的基本能力
因果律、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是建立框架的三大底层要素。因果律是从原因推论出结果。在行动之前,预测出每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行动方案。反事实思维是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作出各种预想,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让我们利用已知信息想象缺失信息,并想象不同情况下事态演变。约束是以特定方式塑造我们反事实思维的规则和限制。某种意义上说,约束释放了自由,而非捆绑了手脚,只有加上约束条件才能有效释放创造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业主想让设计师设计住宅,不提供约束条件,设计师会毫无头绪而无从下手。所以,在很多时候约束会让我们更有效率。
二、重构框架是创新思路的有效路径
固守某种框架,可能会与最佳选择失之交臂,因为所采用的框架本身就有局限性,重构框架将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重构框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框架目录,在头脑的思维框架中快速搜索,看是否有可行的替代框架。比如,早上上班堵车,上班时间将近,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二是重新调整,对某个借鉴来的框架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比如,宜家在没有转型前,家居用品被视为“世代相传”,后来在战后消费主义的浪潮趋势下,宜家改变了战略,家具进行廉价制造,并将其定义为是有使用年限的,可进行随意更换。
三、应用框架是指导工作的核心要义
在工作中框架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分析,有助于搭建个人知识体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互联网时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是信息;有了结构化思维,信息就是可运用的知识体系。在从事大数据、信息化等工作时,框架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传统思维,树立大数据意识,用大数据思维辅助决策,赋能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等各个方面,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管理增效!
(作者系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