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沱龙眼:小年喜迎大丰收
  种植大户樊仕春夫妇采摘龙眼。 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仕川 摄

  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我这棵龙眼树有300斤果子,虽然是小年,也迎来了大丰收。”9月9日,永川区朱沱镇龙汇垭村张坝村民小组的果农樊仕春,指着路边一棵绿荫如盖的龙眼树,欣喜地告诉记者。因为党建引领、技术加持、管理跟上,朱沱龙眼今年喜获丰收。

  朱沱镇位于长江边,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属于准南亚热带气候,是适合晚熟龙眼种植的最北缘地区。龙眼种植已有百余年历史。

  樊仕春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龙眼,现有45亩果园。按照他的种植经验,龙眼结果基本上是一年丰产、一年弱产,即人们口中所说的“大年”大产、“小年”少产。他的果园去年“大年”,产果2万余公斤,实现高产。原本以为今年产量会少很多,但事实上,他家果园仍有1万余公斤果子。“今年雨水充足,光照强度大,‘小年’也丰产,的确可喜。”樊仕春和妻子一同采摘甜蜜果,脸上挂满了笑容。而他选种的石硖、油潭本、储良等品种,也各有成熟期,自然拉长了采摘销售时间线。

  据龙汇垭村党总支书记樊刁介绍,去年龙汇垭村成立了朱沱龙眼种植党支部,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成立了“党建+龙眼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龙眼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党员示范,技术革新。村里对品种进行改良,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党员包园包片服务。拓宽渠道,品牌打造。该村注册了“龙汇垭特色龙眼”商标,通过统一管理技术标准,提升种植技术水平,产出更多优质龙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近年来,经过探索和选择,朱沱龙眼主要保留储良、石硖、水南一号、大包圆、油潭本、泸丰、蜀冠等优质品种。该镇对接泸州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高换等措施提高龙眼品质,龙眼核小肉厚、汁多甜蜜。今年龙眼种植面积1.4万亩,预计产果1万吨,采摘期8月底至10月中旬。为实现丰产丰收,该镇将利用丰收节,通过互联网直播、农产品展销、设置永川城区直销点等方式帮助果农销售。未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把优质龙眼产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小龙眼”蝶变为富民“大产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双城记
   第09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0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朱沱龙眼:小年喜迎大丰收
永川区司法局“开学法治第一课”走进上游小学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迷彩映师恩 青春敬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