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读书 日正长(上)
《声回响转:讲稿八篇》 作者:葛兆光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作者:丁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流浪地球》 作者:刘慈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圆圈正义》 作者:罗翔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 作者:黄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重庆日报记者  赵 欣  实习生  江之韵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盛夏时分,“百本好书送你读”第41期推荐书单如约而至。本期书单中,历史学家葛兆光以冷静审慎的客观立场,纠正历史常识背后的偏见与臆想;刑法学人罗翔在幽默与严肃中诉说法律人的情怀;米兰·昆德拉带来一部层次丰富的哲理小说;丁磊则让我们了解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并结合未来趋势和发展为读者指明方向。

  三伏天酷暑难耐,让我们品一壶茶,读一本好书,让书香盈满这个盛夏吧!

  探索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边界

  《声回响转:讲稿八篇》收录了葛兆光教授八篇完整清晰的历史学讲稿。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划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一篇,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设想;第二部分三篇,谈关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一些宏观看法;第三部分两篇,是对于儒家学说和禅宗历史的具体介绍;最后第四部分的两篇,则是借用图像来观察历史的试验。

  荐书人说》》

  张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编审)

  顾名思义,《声回响转:讲稿八篇》是葛兆光教授将讲学中的讲稿结集成册出书,以宏阔的视野和多维的视角讲述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思想。讲稿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听众,实现了学术性、通俗性、趣味性的融通,让我们在阅读中很容易变身成一名沉浸的听众,畅快舒爽地聆听八场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高质量讲座。讲稿中设想了一种全球史的叙述方式,探讨中国在地化视野里叙述全球史的可能性,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学术的新思考,探索了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边界。作者用讲稿这样一种方式,特别希望读者在阅读中有启发,有言说的冲动。正如他在《自序》中说,当演讲声音传出时,也许能略有回音,期盼读者从中“察觉一些可资参考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向”。

  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变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作者的专业背景和长期实践,系统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在逻辑与应用,并将其与产业发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从本源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结合未来趋势和发展为读者指明方向。

  荐书人说》》

  李全龙(财经作家、AI写作大师联合创始人)

  作者丁磊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也是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的先行者。本书系统介绍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功能分析、商业落地和未来展望,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和数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是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绝佳选择。通过详细解读AIGC在生成文字、描绘图像、音频制作、影视创作和互动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读者可深入了解AIGC在创作领域的潜力与可能性。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AIGC在大大提高人类的创造力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和社会影响。无论你是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工程师、企业决策者、创业者,都将从书中受益匪浅,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的变革,把握时代机会。

  极端危机下对人性的拷问

  《流浪地球》收录了刘慈欣获银河奖特等奖作品《流浪地球》、银河奖大奖作品《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中国太阳》、入选2018年高考阅读题作品《微纪元》、宁浩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原作《乡村教师》等六个中短篇故事。围绕太阳灾变、人类浩劫这一科幻主题,讲述人类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宇宙之变中以信仰的力量对抗命运。

  荐书人说》》

  张锋(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曾有评论家表示,“在读过刘慈欣几乎所有作品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如果想要体会一下这位评论家的阅读感受,不妨读一读刘慈欣的这本科幻短篇合集《流浪地球》。刘慈欣在科幻界成名已久,与之前征服国内外科幻界的长篇小说《三体》不同,这本短篇集中的作品短小却回味绵长,作家的想象力在不大的篇幅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流浪地球》一篇尤其引人反省,在未来可能遭遇的极端危机之下,体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拷问。

  引导读者思考法治正义

  《圆圈正义》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七大部分。作者以特有的坦诚、自省而又尖锐的笔调,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权力的理念与现实,分析了部分社会热点案件,也分享了自身求学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本书不仅可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

  荐书人说》》

  卞开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所著的一本随笔集,以细腻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法治故事,试图促进法治理念的普及。圆圈是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每画一个圆圈,就代表着一种与正义相关的追求,不同的人可能对于正义会有不同的理解,也许现实中永远无法画出绝对的圆圈,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反思法治个案,寻求基本共识,一点一滴地为追求法治正义而努力。该书正是从这样的创作初心出发,引导读者思考法治正义,于点滴细节处向我们呈现不同法学流派背后的思想论证,带领我们重温中西方历史上的那些经典著作。更重要的是,罗翔教授善于剖析社会热点事件,从法律学者的专业视角出发,却不失温情地回应大众的关切,形塑法治理念。

  以文化自信正视世界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集中收录了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文字,可谓黄仁宇先生晚年学术思考的结晶。黄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和良知,给人启发良多。

  荐书人说》》

  王涛锴(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近代中国究竟如何成功走向现代化?作为亲历者,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在20世纪末的一系列公开演讲中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最终形成这本学术演讲集。书中他以公众史学的精神,呼唤民众不要沉湎于苦难纠葛,应当在积极了解历史的前提下放宽胸襟、扩大视野,以文化自信正视世界的潮流。该书作为黄仁宇先生的压卷之作,对明清中国的财政困境,近代中国出路与长期革命,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个性化分析和思考,是当今国人理解百年历史大变局背景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借鉴。

  本版文图均据《重庆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公益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夏读书 日正长(上)